青岛市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一体化平台
一、总体介绍
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立足于为青岛建设拥有一流营商环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强大数字支撑,建立了“出行服务一张网”,实现为公众提供“定制化、高品质、一站式”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个性化出行需求,提升公众出行信息化服务品质。
二、主要做法
通过建立城市云脑交通数据中心、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数字交通分析与辅助决策子系统、“青岛交通”公众出行服务平台、“青岛交通”行业管理平台为一体的“一中心基座+两支撑系统+两服务平台”架构体系,实现交通出行数据有序共享、行业协同管理,为公众出行提供高效、舒适、定制化的精准服务。
(一)筑基工程:建立了城市云脑交通数据中心,构建覆盖全域的综合交通数据主题库,打造综合交通数据中枢。
基于大数据服务架构,对交通运输行业多领域的海量、多源、异构动静态数据资源实现了一站式汇聚、转换、治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数据中心已汇聚公路、铁路、民航、常规公交、地铁、出租车等15个交通领域、5个外部门近420余类数据资源,数据总量超2700亿条,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基座持续夯实。通过建立综合交通数据中心,优化数据管理和质量提升,为“出行服务一张网”的高效运行、决策支持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有力推动智慧出行服务的发展和提升用户体验。
图 城市云脑交通数据中心
(二)支撑工程:建立了集海陆空铁邮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全能型、智能化的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以及致力于解决出行服务“堵点”的数字交通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持续提升出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1.建设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建立了集海陆空铁邮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全能型、智能化的“监测中心”,按照时间、空间等不同维度形成了1000余个监测指标,构建了“五横十二纵”的综合交通监测布局,对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现航班延误、列车晚点、高速公路封闭等信息的及时掌握,保障运输服务的安全有序运行。
2.建设了数字交通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交通模型创新融合,搭建网约车、公共交通、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货车等5个数据分析模型子模块(共计20余项功能),将青岛市划分为2700多个交通小区,高效开展行业精准监管、数字交通分析、交通规划建设评估场景构建,比如针对网约车“线下支付”、无证车辆派单、“定点拉客”等违规行为,基于车辆动态位置信息以及订单信息进行实时海量数据分析,精准识别车辆异常行为,建立重点关注名单,深挖大数据潜力,数字赋能提升交通执法效率,充分保障岛城人民的出行权益。同时,也为《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等重大规划编制、公交地铁“两网融合”等重要政策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三)织网工程:对内建设了“青岛交通”行业管理平台,对外建设了“青岛交通”公众出行服务平台,持续打造“双向发力、多措并举”的交通运输智慧化“出行服务一张网”应用场景。
1.建设了“青岛交通”公众出行服务平台,深耕公众出行诉求,构建多种方式一体化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平台提供10余种出行方式和30余项信息服务,涵盖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民航、铁路等各类出行方式,包括航空综合交通服务、旅游交通信息服务等亮点服务。平台助力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用户可获取更精准、实时的出行信息,助力公众更便捷、安全地规划行程,减少出行时间和成本。
2.建设了“青岛交通”行业管理平台,平台实现功能包括监测板块、统计分析板块、重点工作板块、视频板块、热点板块等。平台实现公路、铁路、港口、民航、物流、邮政、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行业管理、运输服务的全面动态指标呈现,并实现行业视频数据“找得到、连得上、看得见、调得出”,真正通过“青岛交通”宏观掌握交通运输出行服务运行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服务质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三、取得成效
(一)数据利企:释放数据需求,推动交通运输服务提升
为胶东国际机场、青岛地铁、琴岛通等行业企业共享交通运输类数据超300亿条,在全国交通运输类数据共享中排名第三。通过数据互通互联,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交通运输企业的数据化服务水平,改善了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更好地服务公众出行。比如为青岛国际机场共享机场周边出租车运行数据,助力青岛机场创新推出国内机场首家“订单时长+GPS运行轨迹”同步双规制的出租车短途积分系统,直击行业性管理难题,有效提升机场出租车的服务品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公交、地铁等领域运营管理要求,第一时间推出“乘车码、健康码、场所码、核酸结果、14天行程”五验合一,累积使用量超6000万人次,“特殊时期”极大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公众的出行效率。
(二)数据惠民:交通大数据多维服务覆盖,改善社会民生
一是服务机制开拓创新,时间维度全覆盖。深入开展“日常+特殊时期”结合的出行信息服务机制建设,“日常时期”与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建设交通运输出行信息服务“综合看板”,保持≥10次/周的频次为公众提供播报服务,至今已累计播报近500期;“特殊时期”开展节假日及恶劣天气期间综合交通运行情况网络直播、电台连线,高峰时期受众规模达到360余万人次/日,有力保障公众安全出行。
二是服务质量迭代升级,服务链条全覆盖。整合网站、电视、广播、热线、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业务资源,打造“一体化”“多层次”出行信息服务体系,不断丰富高速公路路况、公交地铁运行动态、长途客运购票、航班动态查询、停车泊位查询等30余项服务场景,深度拓展出行服务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