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客运“站点巴士”

2025-07-03 14:25:12
申报单位: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总体介绍​

  2024年,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创新发展的通知》,强调要发挥道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衔接与保障作用,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以定制化出行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基于行业形势与政策指引,在省道协牵头带领下,合肥客运先后前往广州粤运、江西长运、杭州长运调研站点巴士项目,并针对合肥及周边旅客出行情况进行调研论证,评估项目落地可行性。2024年9月26日召开安徽省道路客运骨干企业“站点巴士”专题研讨会,全省15家企业负责人在研讨后达成一致意见,积极支持并参与项目实施。同时,向市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提请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相关问题,为项目推进筑牢基础。2024年11月18日,合肥市副市长何逢阳主持专题会支持项目开展。

  在各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合肥客运牵头,畅捷公司协助,合肥与六安两地的客运企业共同参与,于2024年12月率先推出安徽省首条定制客运“站点巴士”合肥-六安线,目前已陆续开通马鞍山、舒城、金寨、桐城5条线路,运营成效良好。

  二、创新运营做法

  (一)创新模式,开启便捷乘车新体验

  站点巴士创新推出“网上购票、线上选点、动态可视、就近上车”的运营模式,旅客无需前往车站窗口排队,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完成购票;可依据自身出行计划与位置,灵活在线上选定合适上车点,不再受传统客运固定站点限制;借助技术手段还能实时查看车辆位置与行驶状态,清晰掌握车辆距离及预计到达时间,合理安排出行节奏;最终实现就近上车,极大提升出行便利性,这种将旅客体验置于首位、从购票到上车全流程优化便利性的创新方式,为定制客运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后续其他创新举措筑牢用户基础。

  (二)数智赋能,重塑城际客运服务新格局​

  传统客运向定制客运转型,核心是运营逻辑从“车进站、人归点”的固定模式,转变为“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动态服务。合肥客运依托网络出行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此规划定制客运线路走向与站点设置。

  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站点巴士’在火车站、轨道站点、传统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布局站点,与多种运输方式形成协同互补的联程联运网络,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提升运输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在高校、医院、大型社区等高频出行区域合理设置站点,方便用户乘车,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适配”用户出行需求的升级。

  (三)需求导向,定制客运产品的精准创新

  在产品设计中秉持“随客而行”理念,借助平台大数据,深入剖析不同线路的客流特征与出行需求:

  针对五一客流高峰期间,六安线、马鞍山线客流量大幅攀升且以快速通勤为主的出行需求,推出快速直达线路,有效缩短节假日旅客乘车时间;同时,在舒城线通过调研发现部分乘客有高频次出行需求,推出次卡产品,通过优惠机制提升客户黏性;基于马鞍山线周末学生出行时间相对固定且集中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班次策略,推动实载率稳步提升。通过数据驱动的需求洞察与场景化服务设计,实现了运营效率与服务体验的双重提升,为定制客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周期复盘,精细化运营管理的关键举措​

  每月,客企联合滴滴出行,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召开运营分析复盘会。会议从整体客流数据、班次实载率、站点客流分布、乘客年龄结构、提前预约率、新老客户占比等多维度,对线路近期运营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讨论优化策略,为后续的运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立体传播,全渠道营销助力线路引流

  每条线路开通前,两地企业联动媒体资源开展立体宣传。以合肥-六安站点巴士为例,合肥、六安两地充分调动超55家省市级媒体力量,借助微信软文、抖音短视频、小红书等热门平台,在开线前3天进行集中推广,为线路开通即达成日均千人次客流目标筑牢根基。

  线路开通后,宣传持续且更有针对性。企业依据线路优化调整情况、各类活动安排以及节假日特点等不同阶段的市场需求与客流特征,灵活调整宣传重点与方式。以此保持线路热度,推动客流稳步增长。

  三、线路运营成效​​

  截至2025年5月,我司联合8家合作客运企业协同运营的5条站点巴士线路,已初步形成多点覆盖、功能互补、服务精准的运营格局,展现出显著的线路成效和多重优势。一是激活区域通勤潜力,如合肥-六安线路在传统班线停运背景下实现强势复苏,日均客流从几十人次跃升至千人次,单车实载率达70%,有效构建两地高效通勤通道,提升了群众出行体验;二是优化城市间客运结构,合肥-马鞍山线路打破传统班线低效局面,迅速吸引学生与探亲客群,形成可持续客流增长曲线;三是聚焦特定需求,精准服务民生,合肥-舒城线路依托医院周边站点布局,便利舒城居民直达就医,获得良好口碑,合肥安医大一附院、安医大二附院以及省立医院南区附近的姚公庙,三大医院站点客流占比达31%,进一步印证服务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四是文化赋能提升线路辨识度,新开通的合肥-桐城、金寨线路融合红色旅游与传统文化元素,创新打造特色化出行产品,开通初期即实现桐城线实载率77%的良好表现。总体看,各线路在运营初期即形成差异化定位,推动服务质量与市场秩序同步提升,不仅净化了客运市场环境,也促进了交通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区域协同发展。

  站点巴士的开通,有效盘活了公司的线路牌、车辆及人员等资源,更为合肥客运在旅客运输业务板块的转型发展带来宝贵契机。基于当前良好态势,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业务,开通更多定制客运线路。通过优化线路布局、提升服务品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现代化、高效便捷的出行体系,让全省城际出行更加顺畅舒适。我们始终坚守服务民生初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客运行业标准化与智能化全面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区域繁荣贡献力量,谱写城际出行服务升级新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