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枫桥式”超限治理新实践——为治超插上“科技”与“温度”的翅膀

2025-07-03 14:52:17
申报单位:诸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
投上一票  

  1、总体介绍

  诸暨市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金华义乌,是杭州都市区和金义都市区的重要枢纽,拥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境内公路里程2648.984公里,形成了以G60沪昆高速、S24绍诸高速、S26诸永高速、S43杭州绕城西复线为主干动脉,以G235国道新海线、S211桐洞线、S217钱磐线、S310奉桐线为次动脉,以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公路运输一张网,担负起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日常出行的重任。

  近年来,诸暨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点强化严重超限车辆整治及源头企业监管。从“柔性执法、智能辅助”两个角度出发,引入无人机协同,打造“科技与温度同行”的治超新模式,推动诸暨交通管理迈入“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新阶段,在执法的“力度”与“温度”间达到平衡,2024年以来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2643辆次,卸载超限超载货物4.27万吨,非现场来源案件占比达70%,75吨以上严重超限运输车辆数同比2023年下降92%。

  2、主要做法

  (1)智能化执法:科技赋能,织密治超天罗地网

  一是全域智网,点面布局显成效。自2016年起,诸暨市逐步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点位建设。目前,诸暨市已在全市公路节点上建成16个非现场执法点位,53条车道的公路非现场治理网络,同时将检测数据接入全省统一的综合治超监管平台,结合平台数据进行采集、审核等执法业务流程,形成“路面一张网+数智站点片网全域覆盖”,实现治超布局全域化。自实施智能化治超以来,治超案件中非现占比大幅提升,严重超限超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二是数据互通,违法车辆精准打。开展“非现预警+卡口追踪”全域稽查布控跟踪分析,打通交通、公安等各类卡口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显示行驶轨迹,研判非现场检测点过车及超限情况、严重超限超载情况等,分析高风险路段,掌握了超限车辆分布情况及出行规律,进而打造诸暨“本地化数字治超系统”,对重点违法超限车辆全面布控、监测预警和调度拦截,动态调整执法力量分配,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布控,减少了路面执法的盲目性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查处成功率,实现超限治理精准化。2025年利用“本地化数字治超系统”查处75吨以上车辆就有157辆。

  三是源头治理,超限行为连根拔。强化源头企业运输行为监管,10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称重数据接入治超监管平台,实现了对源头企业的全方位监管。实时研判车辆出厂情况;通过赋三色码,建立从约谈-处罚-多部门联动处置的全流程约束机制,有效降低源头超限率,构建良性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对区域内重点车辆实施黑名单管理,追溯处罚严重超限超载车辆货运源头单位,接入货车实时轨迹数据,对重点违法超限车辆智能追踪分析,实现源头治理智能化。2025年以来约谈源头企业3个,有效杜绝严重超限车辆出场。

  (2)柔性化执法:法润人心,彰显执法温度

  一是教育与处罚并举,指导纠正违法行为。深化实施“轻微免罚”,对超限20%以下的行为,通过完成法律法规学习给予免罚,2024年经教育放行超限车辆有46辆次。全力推行“自助办”,对于超限20%—50%的非现场违法行为,经主动陈述违法事实,主动消除违法状态的,罚款减免50%。推进执法普法一体化,创新普法形式,综合运用法制素养提升、说明教育、劝导示范、风险提示、警示告诫、入企约谈、培育行业“法律明白人”等方式,使“路上”普法、“流动”普法、“土味”普法、“群众”普法深入人心。2024年开展普法活动 次,培育“法律明白人”25人,完成10辆车以上营运货车企业从业人员的法治培训全覆盖。

  二是执法与指导并行,引导规范生产经营。创新推行“说理式执法”,在执法过程中,通过讲清违法事实认定的“事理”、讲明法律法规适用的“法理”、讲透行政裁量行使的“道理”、讲究执法语言表述的“文理”,既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申辩权,又引导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消除危害后果。全面实施行政处罚“三书同达”制度,建立“行政处罚—合规建议—信用修复”的闭环机制,联合发改部门主动摸排符合信用修复名单并入企指导,2024年发送《合规守法建议书》600余份,《信用修复告知书》600余份,完成信用修复284余条。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涉企合规指引,全面梳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高频案由,形成合规建议,畅通企业预约通道,已开展各类普法和入企合规指引28余次。

  三是监管与服务并重,构建便民惠企保障体系。建立全省首个交通运输纠纷调解委员会,“一案一策”精准化解各类矛盾,当前“12328”货车司机投诉“当日办结”率达100%。设立全省交通系统首个诉源治理工作站,联合司法部门试点复议先行和行政异议制度,更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设立全省首个交通运输法律援助联络点,联合司法部门落地“暨阳法顾”93个,帮企完成法律咨询50余起。打造绍兴首个货车司机一站式服务中心,联合公安等10部门共同构建政务、法治、志愿帮扶、矛盾调解等增值化服务矩阵,建立司机之家4个,为从业人员解决问题30多个,其中货车司机服务中心获评全国“最美驿站”。建立“全天候”服务体系,创新开展“中队长接待日”,自主研发“交通有事@我”线上服务系统,做优“预约办”、“政务帮办”等“七办”工作机制,2024年已解决各类问题100多个,办理时间缩短37% 。

  (3)无人机协同:空地一体,拓展交通治理维度

  一是空中巡查,源头企业无扰管。相较于传统执法检查投入力量大、效率不高的情况,无人机具有高空视野广、机动性强的特点。基于无人机低空领域巡航功能,对重点源头企业进行全方位巡查,掌握源头企业全面实时情况的同时,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实现无扰监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定点定时利用无人机开展砂石领域货物装载源头“空中巡查”,对超限超载、证照不全、非法改装的运输车辆实时预警,发现问题即时喊话规劝,进一步压实源头企业主体责任。

  二是空地协同,重点车辆立体管。利用无人机空对主要路段进行展常态化空中巡航,实时捕捉、及时研判过往车辆的装载情况,对疑似超限车辆进行标记;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预设无人机电子围栏,对重点货运车辆进行无人机跟踪,精准定位违法车辆,主动追踪疑似超载车辆,即时空中喊话以警示违法车辆;同时预警情况及时通知地面执法人员,在地面进行“精准”拦截,真正做到“空中看+地面查”的精准立体监管查处体系。

  3、取得成效

  通过构建智能化治超体系,诸暨市交通执法治超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浙江省公路监测监管系统(浙路通)数据显示,超限超载率从2020年的2%下降至目前的0.37%,桥梁、路面因超限导致的破损率下降约40%,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节省养护成本超千万元。超限车辆减少降低了道路安全隐患,提升了公众出行安全感;倒逼货运企业优化运输模式,推广标准化厢式货车和新能源车辆,推动行业向集约化、绿色化转型。

  诸暨市交通局将枫桥式基层站所的理念应用于治超,将柔性执法贯穿于交通治理全过程,不仅提升了执法效能,还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交通环境。教育与处罚并重的执法模式,增强了司机守法意识,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生;关注司机需求,提供暖心服务,赢得了司机群体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为群众出行创造了更加安全、畅通、舒适的交通环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