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引领公路智慧转型

延庆区“十四五”公路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2025-07-03 15:27:20
申报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延庆公路分局
投上一票  

  一、实施背景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延庆是个好地方”“延庆是属于未来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世园、冬奥”的重要指示,为延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更为延庆公路数字化建设和转型指明了方向。

  延庆区作为首都生态屏障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肩负着服务冬奥和世园等国际盛会、推动长城文化带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使命。随着《北京市“十四五”智慧交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延庆公路分局立足区域特色,运用数字化技术破解山区公路管养效率低、极端天气风险高、交旅融合服务不足等难题。以区域内松闫路(冬奥赛区主干道)、滦赤路(世园自驾延伸道路)、G6辅路(长城景区交通动脉)等重点路段为突破口进行智慧化升级,助力延庆打造“国际冰雪运动胜地”和“生态宜居示范区”。

  二、主要做法

  (一)​高位统筹,强化组织领导​

  北京市交通委将松闫路、古龙路等道路纳入北京市智慧交通试点项目,并印发《北京市普通公路智慧巡检试点工作方案》。延庆区政府将公路数字化转型纳入《北京市延庆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成立以主管区长为组长的智慧交通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延庆公路分局领导班子带队攻坚,建立重点项目专项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全区道路智慧化转型路径。

  (二)​制度规范,完善标准体系​

  延庆公路分局依据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智慧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制定《延庆区普通公路电子化巡查管理办法》,明确道路养护和电子巡查内容、巡查频次、处置流程等多项操作规范。出台《延庆区深化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农村公路数字化管理要求。

  (三)​多措并举,打造品牌工程​

  在北京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交通委大力支持下,延庆公路分局紧扣区域发展需求,依托“四新技术”应用与市级资金保障,打造了冬奥专项工程、安全精品路工程、治超专项工程等优质工程,形成了“智慧公路”“安全精品路”“法治护路”标杆。松闫路获评全国“最美农村路”,滦赤路入选“北京市最美乡村路”,延庆区更以全域路网提升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彰显品牌工程的辐射带动效应。

  ​(四)​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积极宣传公路文化品牌,松闫路作为北京市首条“智慧普通公路”,获评交通运输部2022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2023年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十佳案例、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18个代表案例。滦赤路以“探寻长城世园冬奥山水之旅”为主题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2024年十大最美自驾路,2024年评选为公路安全精品路。

  三、初步成效

  (一)数字赋能扮靓三张文旅金名片

  1.科技标杆——不断交通的冰雪赛事保障

  松闫路是京冀联络线之一,冬奥会时是通达赛区唯一永不中断交通的公路。延庆公路分局全面贯彻科技冬奥理念,通过增设弯道预警系统、冰雪预警系统、DTC相变融冰雪材料、边坡预警系统等,以科技手段提升出行安全性。在后冬奥时期,以松闫路等9条路线冬奥道路为核心,融合区域内其他道路,依托智慧平台开展电子巡查,将冬奥保障路转化成便民出行路,打造“百里山水画廊”等旅游线路,成功打造了冬奥遗产的数字化标杆。

  2.生态优先——绿色理念的世园国际盛会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应用绿色世园的优秀经验开展生动实践。在公路建设中积极使用环保材料,回收旧料再利用,通过再生工艺提升路面性能,减少废弃物污染,降低碳排放,节省新材料成本,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在路网设施建设中,设施选型上优先选择能耗低、寿命长的智慧设备,在隧道改造中,在隧道出入口设置低能耗LED路灯,隧道内部部署调光控制器,自动根据车流量控制隧道灯光亮度,在实现智慧路网、智慧隧道的过程中极大减少了能源消耗。

  3.数字升级——科技护城的国际文旅景区

  G6辅路作为长城景区核心通道,通过两大数字化升级构建智慧防护体系。一是智慧感知升级,在全线布设57路视频监控、4处交调设备和1处非现场执法点位,实现智慧设施全覆盖。更新青龙桥隧道内感温光纤、火灾报警器等机电设施,全面提高驾驶安全性。二是隧道智能管控,在青龙桥隧道内部署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对设备状态、路面病害、有毒气体和火灾等内容开展全天候自动巡检。搭建智慧一体化平台,将隧道卷帘门控制、风机启停、紧急电话、隧道广播、火灾报警等操作集成到该平台,实现了隧道内数据展示三维化、设备操作一键化、巡检模式智能化、应急处置协同化,使隧道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二)科技引领点亮全域旅游新前景

  1.公众服务升级

  十四五期间,延庆公路分局在冬奥保障路线、长城景区、国省干线以及重点旅游路线等道路累计布设可变情报板84套,实现“路况+天气+旅游”信息全域联动发布。布设交通量检测设备109处,通过交调数据进行路网分析研判,为群众出行提供决策参考。在青龙桥、妫水河、云龙山等重点隧道出入口安装加强照明灯,减少黑洞效应,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2.路域安全提质

  开展科技治超,累计建设13处非现场执法设备,试点部署融合计算设备,与北京市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遮挡号牌、套牌等行为的识别,有效遏制了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打造公路安全精品路滦赤路,在滦赤路易发事故路段设置A级钢板护栏和反光膜。在急弯、陡坡,路口等设置横向振荡标线。在易积雪路段设置MMA自融雪抗凝冰彩铺。在穿城镇路段设置限速、村庄警告、注意行人等标志,在隐蔽路口、视距不良路口增设智慧路桩、平安花以提示主路司机注意安全。

  3.应急能力强化

  在易积水点位部署12套积水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在防汛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区中、长隧道实现事件检测服务全覆盖,有效识别隧道内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并进行联动提醒;在各省际通道、旅游景区等关键位置分别部署雷视一体机和视频监控,在发生涉路事件、交通事故时通过追溯事发路线、涉事车辆号牌等方式快速定位事故原因、事故车辆;创新推出​“远程断电+智能黑屏+网络隔离”三位一体防控方案,通过加装智能远程断电模块、自主研发​“一键黑屏”系统、优化网络结构的方式,实现了情报板的秒级黑屏操作和网络安全加固,全面筑牢普通公路可变情报板安全防控体系。

  4.发展模式优化

  延庆公路分局创新“公路+”模式,通过数字赋能将文旅元素融入公路养护,打造了“公路+休闲”滨河北路综合休闲服务区、“公路+绿色慢行”兴阳线慢行系统、“公路+风景”最美滦赤路、香龙路等示范项目,实现道路服务提质与周边产业协同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

  (一)不断完善区域智慧路网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电子化巡查点位布设,更新、建设路网智慧设施,提升路网信息化水平;开展多功能交调站建设,实现集车牌识别、视频监测为一体的多能型交调站点部署;开展老旧隧道改造,降低隧道机电设施安全隐患。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全力护航群众出行安全。

  (二)巩固提升道路出行安全韧性系数

  开展深度数据融合,以G6辅路为试点整合视频、交调、非现等感知设备数据,实现多端数据互通,助力G6辅路数字化转型;推进执法数据共享,与公安、应急部门共建“电子证据链平台”,实现超限运输车辆轨迹回溯与桥梁安全评估。电子巡查智能化延伸,加强与规自部门联动,在地质灾害点位增设边坡监测雷达,共享预警信息。

  (三)持续扩大数字交通社会影响力

  联合宣传、文旅、体育、商务等部门,开展公路自驾游、山水田园骑行日等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智慧公路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擦亮三张“金名片”的同时继续书写数字交通赋能全域振兴的新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