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

2025-07-03 15:58:23
申报单位:郑州市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近年来,我公司依托郑州市交通运输局业务需求,助力推进郑州市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服务百姓出行、服务企业运营为宗旨,以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利用为核心,助力构建了覆盖政务服务、行业监管、执法监督和公众服务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系。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形成了覆盖“审批-监管-执法-服务”全链条的智慧交通管理体系,为郑州市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总体介绍

  郑州市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包括“一网通办电子政务系统”、“郑州市出租汽车监管平台”、“网约车监管平台”、“交通运输执法平台”以及“12328交通运输热线处理系统”5个子系统,将客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网约车驾驶证等高频业务事项的掌上办为重点,实现与公安、财政、综合执法等部门的网络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政务办事流程。同时积极开发电子证件、电子档案等实用技术,提供规范化和人性化的政务服务。

  同时,建设出租汽车行业“统一指挥、分级监管、全面覆盖”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社会服务、联合监管等综合治理模式,形成“一网通办+大数据共享+智慧调度+信用监管”具有我市特色的监管与服务体系。具体功能如下:

  (一)智慧监管。利用出租汽车轨迹定位、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手段,查处正规出租汽车的违规经营行为;

  (二)大数据执法。利用大数据对黑车进行排查、布控、稽查;

  (三)网格化执法。以各出租汽车企业为单位进行网格化日常监管,处理投诉举报、继续教育、文明创建等事项;

  (四)信用监管。利用监管系统对企业、驾驶人员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建立诚信档案。形成查处违规、教育、处罚、整改的闭环管理,曝光违规企业和司机,表彰优秀企业和驾驶员;

  (五)一网通办。对行政处罚、车辆审验、从业人员注册等业务开通网上全程办理。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以行业的社会化服务、出租汽车服务质量考核、出租汽车企业管理等内容为信托,建设出租汽车行业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车辆的音视频监控、行车轨迹回放、行业发展实时分析,开发从业人员公安联合审查系统,形成数据交互,有效区分合规人员和车辆。动态分析行业营收情况、做好行业大数据分析与监测。

  (二)建立服务质量信誉考评机制。建立出租车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信誉考评机制,通过对行业经营者的标准化量化打分,促进正规出租汽车的规范化服务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化服务意识,提高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发挥企业的监督管理作用。

  (三)加快出租汽车在线业务办理。开发出租汽车电子政务服务系统,让从业人员、出租汽车企业的业务办理通过网络申请和审批,同步实现行业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让数据互联互通,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建立12328快捷投诉通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市民的投诉的简易快捷通道,通过网络化处理,实现投诉的快速响应,提高行业投诉处理的效能。

  (五)智慧协同执法。利用车辆轨迹定位、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手段,查处正规出租汽车的违规经营行为;以执法部门为主导,协同行业管理部门、车辆经营企业,进行一体化协同执法,强化日常监管,优化投诉举报和案件办理流程。

  (六)信用监管。利用监管系统对企业、驾驶人员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建立诚信档案,形成查处违规、教育、处罚、整改的闭环管理,曝光违规企业和司机,表彰优秀企业和驾驶员。

  三、取得成效

  (一)“一网通办”电子政务系统成效。郑州市交通运输“一网通办”电子政务系统以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目标,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的痛点问题,显著提升了审批服务效率。

  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应用,2024年以来,为业户颁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全部实现电子化,同时对从业资格证、驾驶证等证明材料实施“免证可办”,不再对纸质申请材料进行核验和收取复印件。这一措施使企业提交材料减少40%以上,平均为每笔业务节省1-2个工作日。在道路运输许可领域,通过“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成功办理业务,有效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服务体验全面优化:针对企业现场填写表格耗时较长的问题,将“道路运输证申领登记表”、“车辆转籍、过户申请表”等通过线上提交审批,在线打印表单,解决“一网通办”最后的堵塞点,实现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一次办成”。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目前98%以上的信息咨询类事项可实现即时答复,较改革前提速67%。

表:郑州市交通运输“一网通办”改革成效对比

服务指标 改革前 2024年现状 提升幅度
材料核验时间 3-5个工作日 即时核验 100%
电子证照覆盖率 不足30% 100% 70%以上
高频事项即时办结率 约60% 98%以上 38%以上
企业跑动次数 平均3-4次 最多跑1次 减少70%以上
 

  (二)出租汽车与网约车监管平台成效

  1.巡游出租车监管创新

  郑州市于2020年启动出租车信息化升级项目建设,截至2024年,全市11,875台巡游出租车全部完成新型智能化车载设备安装,并建成配套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在安全管理、服务监督和失物查找等方面成效显著。

  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每辆出租车配备多路高清摄像头,实现对车辆行驶状况和驾驶员运营行为的实时监控。平台发现影响安全驾驶的行为时,可直接通过车载终端下发提醒,有效规范驾驶员行为。同时,一键报警功能显著提升了司乘人员安全保障水平。

  失物查找服务高效便捷:为解决乘客物品遗失难题,监管平台开发了智能失物查询系统,支持根据上下车时间、地点、区域范围及辅助描述信息精准定位车辆。

  违规行为精准打击:监管平台配备24小时视频轮巡系统,可自动识别议价、转借等非法营运行为,并第一时间固定证据。

  2.网约车合规化治理突破

  面对郑州市3.5万余台网约车的庞大监管对象,传统路面巡检模式已难以实现有效覆盖。2024年7月,郑州市成立网约车合规化治理专班,通过数据比对、平台进驻和线上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双非车辆”(无证车辆、无证人员)非法营运的行业顽疾。

  违规派单智能识别:治理专班创新应用大数据交叉比对技术,通过“订单、车辆、驾驶员”信息相互验证,自动识别平台违规派单行为。截至2024年8月,已对35家网约车平台开展47次督导检查,发现26家平台存在违规现象,下发整改通知书28份,处罚款30万元。专项治理期间,累计发现平台违规派单行为17次,均依法依规处理。

  安全隐患源头管控:严格执行《道路运输企业和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重点治理“人车不一致”等安全隐患。2024年以来,发现16家平台因防控措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全部下发整改通知书。同时建立行业风险提示机制,通过编制宣传手册、录制规范经营视频等方式,引导平台和驾驶员合规经营,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

  线上线下协同治理:建立“线上发现、线下查处”的高效协同机制。治理专班不定时对网约车平台上传的订单数据进行筛查,重点识别向“双非”车辆派单的违规行为,固定证据后移交执法部门处理。这种“线上+现场”同时发力的监管新模式,实现了对3万余辆网约车的全覆盖监管,解决了网约车无明显标识导致的执法难问题。

  (三)交通运输执法平台智能化成效。郑州市交通运输执法平台借鉴全国先进经验,积极推进移动执法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执法中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当事人往返奔波等痛点问题。

  执法效率显著提升:郑州市交通运输执法平台实现现场快速处理功能,执法人员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调查取证、作出处罚决定的全流程。简易程序案件可在5分钟内快速结案,较传统模式提速85%以上。通过电子识别与录入、短信告知与送达、电子支付等手段,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幅降低执法成本。

  跨部门协同深化:执法平台与司法监督平台、“信用河南”等系统深度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截至2024年,累计对接数据143.57万条。通过建立“执法回访”机制,强化执法监督与服务指导相结合,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向规范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表:交通运输执法平台核心功能与效益分析

功能模块 解决的问题 实现效益 数据支撑
数据交叉比对 非法营运车辆识别难 精准打击违规行为 对接数据143.57万条 
人性化执法 执法“一刀切”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  
跨部门协同 执法信息孤岛 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向司法、信用平台共享数据
 

  (四)12328热线处理系统服务升级。郑州市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构建了高效便民的诉求响应体系,成为交通运输部门“听民声、畅民意、解民忧、汇民智”的重要渠道。

  服务机制持续优化:郑州12328热线实行“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建立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回访专岗等制度。信息咨询类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为即时答复,即时答复率达98%以上;投诉举报类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同时实施“百分制”考核评价,按月落实抽查回访制度,转办工单回访率达到100%,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通过建立知识库即时更新机制、强化话务人员培训等措施,12328热线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信息咨询类即时答复率98.96%,投诉举报类回访满意率高达99.17%。12328热线已成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题的“连心桥”。

  大数据辅助决策:热线系统建立周通报、月统计制度,对咨询投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识别行业管理的痛点、堵点问题。例如,通过高频事项分析,发现出租车失物查找、网约车违规派单等共性问题,为行业精准治理提供方向。同时,建立重点督办制度,每月对未解决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并建立台账,同步报送主要领导,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解决的需书面说明,形成了诉求响应闭环管理机制。

  郑州市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五年来的持续探索,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郑州经验”,为全国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平台协同发力,共同构建了集政务服务、行业监管、执法监督和公众服务于一体的智慧交通体系,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展望未来,我司将继续拓展数据赋能应用场景,深入挖掘平台数据价值,开发行业运行监测、安全风险预警、出行需求预测等高级分析功能。探索郑州平台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助力郑州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