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大数据赋能驾驶培训与交通安全的创新实践

2025-07-03 16:17:50
申报单位: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投上一票  

  一、总体介绍

  (一)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驾驶培训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传统行业监管模式暴露出数据孤岛、信息滞后、人工审核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学时造假、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乱象频发,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为进一步落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黑龙江省交通管理部门于2017年启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工作,旨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根治驾培行业学时造假、培训质量差异大等顽疾,从源头上提升驾驶员素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平台按照“省级统一部署、分权使用”原则建设,覆盖全省414所驾培机构(其中包含9所一类驾培机构),年培训能力达106万人次,为全省驾培行业的规范发展筑牢根基。

  (二)平台架构

  平台架构基于J2EE技术体系,融合分布式文件系统与MapReduce大数据处理框架,通过国产密码技术应用和全面国产化改造,构建了一套安全可靠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平台架构设计遵循“分层解耦、模块化设计”原则,整体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存储层、计算处理层、应用服务层和展现层五个层次,各层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通信,确保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黑龙江省机动车培训监管培训服务平台网络拓扑图

  二、主要做法

  (一)驾驶培训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1.身份核验与学时记录。学员借助车载终端,采用指纹或人脸识别方式签到,平台实时、精准记录训练时长、里程以及行驶路线。严格依据国家《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要求,对学员培训学时进行把控,从根本上杜绝虚假学时现象,确保学员接受足够时长且高质量的培训。

  2.电子围栏与定位监控:平台利用车载终端对教练车位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电子围栏技术,限定教练车培训区域,确保培训活动在备案场地内进行,有效防止“黑驾校”违规教学。同时,平台实时采集培训学时、教练员资质、车辆状态等关键数据,实现从学员报名到培训结束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培训过程规范有序。

  (二)深化系统对接与数据共享

  平台与公安考试监管平台无缝对接,学员培训产生的音视频、学时记录等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只有培训学时达标的学员,才具备预约考试资格,从源头上保证参考学员具备相应驾驶能力,培训数据真实可靠,实现“培训—考试—监管”闭环管理。全面纳入全省414所驾培机构、1.35万名教练员及1.09万辆教练车信息,对“人、车、机构”三要素进行动态监管,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形成监管合力。

  (三)稳步推进平台建设

  1.统筹规划,明确实施路径。平台建设分两阶段推进:2019年2月,平台一期工程完成基础功能开发,同年3月在黑河市、鸡西市、绥化市开展试点应用,验证技术可行性,为后续推广积累宝贵经验。2019年9月,平台二期工程启动全省推广工作,在交通部和交警部门协同支持下,逐步完善功能,实现与黑龙江省交警总队、各地交警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数据共享对接,构建起跨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2.丰富核心功能。平台设置强制学时审核机制,学员必须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如C1车型培训学时为62学时),通过人脸识别、音视频比对等技术手段防止学时造假。教练车内安装监控设备,实时抓拍训练画面,交通主管部门可远程查看,实现动态监管。实行资质准入制度,驾培机构、教练车、教练员需备案获取统一编号,非法机构无法接入平台,净化市场环境。学员可通过平台查询培训进度、评价教练,促进驾培机构提升服务质量。部分驾培机构引入驾驶模拟器结合VR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培训效率。学员可自主选择教练和课程,推动行业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

  1.AI +大数据融合应用。运用人脸识别、车辆二次识别等AI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自动比对培训学时与考试数据。精准识别“代刷学时”等违规行为,提高监管准确性和效率,维护驾培行业正常秩序。

  2.数字孪生技术探索实践。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模拟不同天气、路况下的驾驶场景,评估驾驶风险。为驾驶员提供沉浸式安全教育,增强其应对复杂路况和突发情况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五)保障数据安全

  采用国产密码应用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实施数据脱敏操作,保护学员、教练员和驾培机构的隐私信息,防止数据泄露。

  三、取得成效

  (一)行业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智能化监管体系取代传统人工审核模式,平台实时采集、分析数据,违规行为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处理。以学时监管为例,过去人工审核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且易出现错漏,如今平台自动比对学时数据,几秒钟内就能完成审核,效率提升数十倍。

  实现对全省驾培网络的全覆盖,“人、车、机构”三要素均处于动态监管范围,无论是偏远地区的驾培机构,还是大型驾培机构的教学活动,都能通过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彻底消除监管漏洞。

  (二)驾培行业生态显著优化

  资质准入制度有效遏制非法驾培机构生存空间,非法驾培机构因无法接入平台而被淘汰。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合法合规的驾培机构得以更好地发展,行业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强制学时审核和动态监控机制促使驾培机构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进而积极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练员专业素质,引入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学员培训质量得到保障,驾驶技能更加扎实,为道路交通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透明化管理功能,让学员对培训过程拥有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驾培机构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如改善教学环境、优化课程安排、提高教练服务态度等来增加招生量,学员满意度大幅提高,行业口碑明显改善。

  (三)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1.全国首创示范。黑龙江省作为首个实现省级培训监管平台与考试监管平台全面对接的省份,计时培训联网对接工作被纳入交通运输部《驾培行业蓝皮书》,成为全国驾培行业改革的标杆,同时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全国驾培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2.技术推广应用。平台采用成熟的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体系作为基础技术架构,“统一监管+分级负责”模式、电子围栏技术应用等在多地得到参考和应用。数据互通机制为跨部门协同监管提供了范本,促进了交通治理一体化发展,提升了整个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

  (四)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严格的学时监管制度和高质量的培训要求,使学员驾驶技能得到有效提升,降低了新手驾驶员因驾驶技能不足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为道路交通安全做出重要贡献。虽然难以精确统计因平台实施导致的事故率下降具体数值,但从行业整体趋势来看,交通事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平台的建设与运行,从源头上提升了驾驶员素质,推动驾培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符合交通强国战略对交通安全和运输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平台计划向云原生演进,采用容器化部署(Kubernetes)和 Serverless 计算模式,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开展同态加密隐私计算、量子安全密码预研,为数据安全提供更高级别的保障。

  开发学员报名集成功能,整合面签、报名、签订合同、缴费等环节,打通相关部门数据接口。实现学员报名集成办理,减少学员往返驾培机构次数,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实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黑龙江省机动车驾驶员监管服务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驾培行业监管、技术创新、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成功经验和模式具备广泛的推广价值,为全国数字交通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有力推动了驾培行业向数字化、规范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