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宁智慧高速数字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2025-07-04 10:19:53
申报单位:安徽交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实施背景

  在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等顶层政策指引下,围绕《长三角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关于构建宁波—杭州—上海—南京—合肥“Z”字形智慧交通示范通道的战略布局,安徽省合宁智慧高速项目立足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需求,聚焦传统高速公路运营中存在的通行效率不足、安全保障滞后、服务品质待提升等核心问题,重点围绕通行效率提升、安全保障强化、服务质量升级三大核心目标,以场景化需求为导向,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方实践经验,着力打造可落地、可推广的智慧高速标杆工程。

  项目依托《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技术框架,以“数据融合与智能应用协同发展”为主线,整合集团及行业优质资源,构建多源异构数据深度应用体系。通过融合门架交易数据、实时交通监测数据、导航信息等多元数据流,强化数据挖掘分析与业务场景联动能力,形成覆盖“智慧监测、智慧收费、智慧管控、智慧服务”四大核心场景的解决方案,系统性提升路网全要素感知、动态决策响应、资源协同调度等关键能力。

  作为安徽省智慧交通建设先行示范项目,项目创新采用“轻量化改造+标准引领”实施路径,兼顾技术先进性与成本可控性,通过模块化部署与分阶段建设策略,重点突破既有设施利旧改造、跨系统数据互通等难点。通过构建可复制的技术标准体系与跨区域协同机制,项目致力于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智慧公路建设范式,为全国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助推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项目以“安全、便捷、高效、经济”为核心目标,分步构建智慧化能力体系:​​以感知为基础​​,融合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实时监测交通流、气象及事件,增强全域动态感知能力;​​以数据为驱动​​,通过多源数据治理提升分析决策水平;​​以协同为纽带​​,打通跨部门信息壁垒,实现路网资源智能调度;​​以服务为导向​​,基于高精定位技术提供伴随式信息服务,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最终形成“精准感知-科学决策-协同管控-智慧服务”的全链条闭环,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安全通行效率与用户服务品质。

  (一)构建全域智能感知体系

  ​​基础设施数字化​​:聚焦路网全要素感知能力建设,以“动态监测、精准诊断”为目标,对合宁高速重点路段和重点基础设施实施智能化改造,整合400余路道路摄像机、54块情报板、13处收费站及71座桥梁的实时数据,构建全路段交通设施动态监测网络。

  ​​智能感知网搭建​​:在机场等交通瓶颈路段部署8处匝道管控设备实时监测通行状态,对接省气象台系统获取全路段温度、湿度等六要素气象数据,建立气象预警模型;对养护、运维、巡检、清障车辆轨迹实时跟踪,形成“人-车-路-环境”全要素感知能力。

  (二)创新协同治理与应急处置模式

  ​​事件全流程处置机制​​:打通交通、气象、应急等多系统数据壁垒,建立“事前预警-事中调度-事后评估”闭环。通过AI事件检测与高精地图联动,实现事故秒级发现、分钟级处置,应急资源调度效率大幅提升。

  ​​数据治理升级​​:构建统一数据支撑平台2.0,下沉指标计算逻辑,规范数据标准与流程,实现全域数据互通共享,数据质量与时效性全量提升,数据支撑更加稳定。

  (三)打造“云-边-端”智慧收费系统

  ​​架构革新​​:重构传统收费模式,构建云端智能决策、边缘实时计算、车道精准执行的协同体系。针对ETC车辆创新“匝道预交易—出口无感通行”流程,通过门架预读设备提前完成路径识别与费用计算,车辆通行耗时较传统模式压缩54.8%,单车道通行能力跃升至1485辆/小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无人化服务​​:非ETC车辆通过自助发卡机、缴费机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通行时间由3分钟压缩至36秒,推动收费站运营模式向“少人化—无人化”转型升级。

  (四)场景化应用赋能精准决策

  ​​数字孪生与仿真推演​​:搭建基于数字孪生的高精地图实现车道级精准定位、轨迹还原、可视化路径导航调度,利用交通仿真模型预判拥堵并动态调整诱导策略,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通过动态调整情报板信息与导航软件联动,实现路网车流主动均衡调控。

  ​​AI算法与自由流收费​​:部署大数据算法平台实现交通事件AI智能检测,在吴庄和方兴大道等收费站启用全新自由流收费系统,实现车辆“无杆通行、事后扣费”,车辆通过速率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显著优化。

  (五)全生命周期建设模式创新

  首创“问题需求研究→现场验证→试点应用→迭代优化”建设模式,覆盖设计、建设、运营、养管全周期,避免了无序投资建设风险,进一步体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优越性,弥补传统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不足,提升了研究成果的落地应用效率。

  三、取得成效

  合宁智慧高速项目建成以来,成效明显,不仅为全国智慧高速建设提供可复制样板,更为安徽智能交通向深层次数字化转型奠定重要基础。

  ​​(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通行效率与安全保障​​:通过构建智能监测与应急响应体系,实现交通事件平均救援时间由50-60分钟缩短至33分钟,效率提升40%;车辆通行平均速度提高10%,交通事故率降低33%,道路异常事件识别达秒级精度,处置响应效率提升60%,显著减少因事故导致的拥堵时长及衍生经济损失。

  运营成本优化​​:智慧收费站通过“云-边-端”协同架构,ETC车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非ETC车辆通行耗时由3分钟压缩至36秒,人工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匝道智能管控与流量预测系统有效缓解高峰拥堵,减少车辆怠速燃油消耗,年均可节约能源成本超千万元。

  区域经济带动​​:作为长三角“Z”字形智慧交通示范通道关键节点,项目推动苏皖沪三地物流、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加速区域交通数据互联互通与数字化转型,为沿线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

  ​​(二)社会效益全面彰显

  ​​出行服务品质升级​​:部署伴随式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可变情报板、导航软件等渠道实时发布路况、事故预警信息,公众出行满意度大幅提升。互联网地图联动机制减少车辆绕行里程,降低碳排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安全防控能力强化​​:关键基础设施全天候监测体系实现对重点设施健康状态实时感知,隐患发现及时;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应急救援效率提升明显,切实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区域协同发展促进​​:构建跨区域数据共享与协同管控机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要素高效流动,提升公共服务与交通治理一体化水平,为长三角智慧交通协同发展提供实践样板,助力构建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

  (三)行业示范效应突出

  ​​模式创新​​:首创覆盖设计-建设-运营-养管全生命周期的智慧高速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建设重点、任务与实践经验,推动传统公路机电工程向数字化深度转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全周期管理路径。

  ​​技术突破​​:攻克多源数据融合、短时流量精准预测、高精地图应急救援三大技术瓶颈,通过异构数据集成技术提升处理效能,依托大数据实现分钟级流量预判,并基于高精地图开发可视化仿真平台,实现应急救援路径智能规划与精准调度,全面强化基础设施感知与应急处置能力,形成行业领先的智能决策解决方案。

  ​​数据标杆​​:基于“行业认知+数据”双核驱动,构建统一的智慧高速认知计算模型,贯通“数据采集—知识提炼—决策支撑”全链路能力,实现从海量数据到业务知识、再到管理决策的闭环应用,树立交通数据价值挖掘与业务赋能新标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