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行”——键出行平台

2025-07-04 10:45:52
申报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交通运输局、濮阳市运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投上一票  

  一、总体介绍

  近年来,河南省相继出台数字交通和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有关政策文件,濮阳市抢抓机遇,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整合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不断提升行业管理和行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于2023年8月启动“龙都行”一键出行平台建设,旨在打造全省首个“供给端+需求端”全链条智慧出行服务体系。该项目以“低碳高效、融合发展”为核心理念,统筹整合公交、出租、网约车等29类交通数据资源,创新开发“一键叫车”等适老化功能,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运营模式,着力破解出行服务碎片化、平台抽成过高等行业痛点,预计每年为市民减负超千万元。

  经13个月攻坚,2024年8月系统上线华为、苹果等手机软件商城,成功实现落地应用;10月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完成了网约车叫车模块的订单测试,目前正在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等厅直六部门文件要求进行经营许可资质的资料整理上报对接等工作。该平台可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交通出行领域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升级,有效推动客运行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融合发展,力争在全省树立交通出行数字化变革示范标杆。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高位推进机制,凝聚多方建设合力

  成立由交通运输局局长挂帅的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周调度、月会商”推进机制。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运输管理等5大业务部门组建联合专班,累计召开专题会议35次,充分听取巡游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巡游出租车司机和测试用户代表的意见建议,讨论修订12版设计方案。建设期间,市委书记万正峰、市长朱良才,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建立等领导先后到市交通运输局调研指导,省交通运输厅以及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网信、财政等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平台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二)坚持技术标准引领,打造智慧服务标杆

  为确保“龙都行”一键出行平台的技术先进性和系统的可持续性,在技术方面,濮阳市交通运输局要求平台参照国家网络预约出租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总体技术要求(暂行)的技术标准,数据端口与国家网络预约出租车监管平台无缝对接,数据按照国家网络预约出租车监管平台要求统一采集,并同步上传国家网络预约出租车监管平台,涵盖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各个技术环节,搭建了省内首个涵盖交通出行领域“供给端”和“需求端”数据的平台。平台不但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的使用,同时也能很好适应中老年人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查询容易操作,一键即可实现叫车,避免操作步骤繁琐。在调试环节,多次对软件页面进行简洁化,更适合市民大众以及出租车司机的手机使用习惯。通过统一标准,提高了平台的稳定性、兼容性、扩展性、实用性,市民公众出行更全面、更智能、更贴心。

  (三)破除行业垄断壁垒,破解信息孤岛难题

  当前,濮阳市共有29家新业态网约车平台(实际运行为12家),各平台注册地、税收均不在濮阳,对网约车派单抽成比例为20%-30%,《2023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交办发〔2023〕31号)提出“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因此有必要强化信息整合,打破行业垄断。为此,平台首创“政府监管+公益运营”双轮驱动模式,平台运营收益除必要成本外全部让利从业人员,较市场平均抽成降低近二十百分点,预计每年为司机增收千万元以上。同时,平台统筹整合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道路旅客运输、高铁航空等多种出行信息,旨在破解各种出行方式信息孤岛难题,打造本地一体化出行平台特色品牌,为濮阳市每一位市民提供智慧、低碳、高效、普惠的出行服务。

  (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体系,濮阳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根据项目进度和实际需求,及时解决项目立项审批、资金筹措、软件研发、平台数据对接、APP和小程序上线等各类问题,使“龙都行”一键出行平台得以顺利推进。同时,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通过优化资金、设备、人力等资源的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此外,平台还通过优化算法和调度策略,提高了车辆的运载率和利用率,减少了空驶率和等待时间,为市民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

  三、取得成效

  (一)出行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平台上线后日均服务量突破50万人次,整合公交线路52条、巡游出租车1745辆、网约车1000余辆,实现“15秒响应、3分钟接单”的服务标准,操作更简便,费用更透明。通过预约叫车功能,能够更好地优化出租车和网约车资源的利用,提高车辆运载率,减少空驶率,节约资源成本;智能规划功能使乘客平均候车时间缩短8分钟,公交到站预测准确率达98%。通过实时查询公交车信息和出租、网约车预约服务,用户可以更加智能地规划出行路线,避免拥堵路段,有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二)数字经济生态加速形成

  带动本地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产业投资,支付系统日均交易额突破100万元,沉淀出行行为数据10万条,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同时增加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涉及移动支付、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领域,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积极影响。

  (三)城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依托数字化平台整合企业、车辆、驾驶员全维度数据,建立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机制,精准识别违规行为,推动行业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转型。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模式实现违规行为智能识别与电子取证,降低一线人员工作负荷,有效提升执法响应效率。同时,通过全流程监管、服务质量数字化考核等手段,杜绝违规运营,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市场秩序改善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