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强化调度综合能力
一、实施背景
目前,南宁轨道交通累计开通5条地铁线路,已形成网络化运营格局。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在轨道交通深入探索井得到实际应用,同时轨道交通作为南宁市实现建成“四个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南宁轨道交通围绕“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发展方向,深耕科研创新,打造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切实提升生产员工技术技能水平,保障运营安全平稳有序,为成为一流城市综合服务商赋能。
调度员作为地铁线网运营指挥的“指挥官”,其岗位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水平。伴随南宁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线网规模的持续扩大,新上岗的调度员不断增多,逐渐的暴露出新、老调度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新调度员由于经验尚浅,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容易出现行车组织方案欠佳、应急信息通报不到位、客服意识不强等问题。综上,考虑调度岗位重要性及企业现状,如何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具的研发和应用,从而达到提高调度员岗位技能水平的目的,是轨道交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培训以下现场学习结合桌面演练的形式开展。一是调度员每个月利用休息时间下线路学习,简单了解设备及现场布置情况。二是使用占线板、线路图等物品进行模拟演练,列车的运行情况以调度员手动推牌的方式进行模拟。
传统的培训形式便存在三个单一性,一是调度员对隧道现场设备设施的学习均在地铁筹备时开展,地铁运营后下现场学习地点多数在车站或设备房,现场学习地点局限;隧道现场设备设施多,培训素材种类多,但因运营期间无法到线路上进行现场实地培训,培训时仅能通过口述或一些非直观的形式进行演示,培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调度员下现场学习,多利用下班或者休息时间开展,会产生排斥心理,培训过程中会出现精神不集中,积极性不高。二是演练流程单一性,由于传统演练的事件发展及列车运行等演练流程均为人工模拟,与事件的随机性及突发性不贴合,调度员在传统演练的过程中往往会按部就班,思维固化,仅根据演练流程开展应急处置。故传统的桌面演练存在使用不便、拟真效果差、实操效果有限、无法检验调度员应急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能力。三是培训形式单一,由于传统培训形式较为固化,不仅占用员工大量休息时间,实际对员工的提升效果不大,培训效能较为低下,无法真正意义上给员工的业务水平带来实质的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为了突破上述瓶颈,提高调度员整体业务素养,确保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南宁轨道交通组建了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系统由“VR智慧学习系统+数字化仿真演练系统”两套系统构成,将现场学习与事件应急处置融合,并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各类运营场景进行仿真模拟,进而达到“现场平台化,演练实战化”的目的。
(一)VR智慧学习系统
VR技术作为前沿的科学技术,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工业仿真、古迹复原、桥梁道路设计、房地产销售、旅游教学、水利电力、地质灾害、教育培训等众多领域。由此,南宁轨道交通深入VR技术应用,采集现场情况,利用可穿戴设备,让调度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云端”了解现场设备情况,而非必须到达现场实地学习。
(二)数字化仿真演练系统
数字化仿真演练系统以南宁轨道交通线路运行图及线路特性为源进行设计并构建总体的数据库,通过对数字的写入及读取后在硬件上还原最真实的地铁线路运行情况,调度员可以在这套系统上实现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仿真模拟及展示调度员的应急处置情况。
系统的演练背景由教练机子系统进行设置,包括使用线路、运行图、列车运行情况、事件发生时间、具体位置等。通过教练机设置事件环境,调度员利用调度员子系统进行具体的事件操作处置。调度员子系统功能与现有调度员工作站设备功能一致,可以进行相应的信号操作等功能。
(三)数据使用
VR智慧学习系统通过采集车站、区间隧道、车站设备房的实景,制作出标注有隧道结构、设备名称和相关注释的车站及隧道的VR全景,清晰直观的展示各区域的设备设施以及相关功能介绍,切实提升调度员对车站和区间隧道设备的熟悉程度及掌握力度。
针对日常工作中暴露的不足之处,依托数字化仿真演练系统,通过综合评估调度员的业务素养,有针对性的开展强化演练实训,以最真实的事件处置环境考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水平,提高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及安全意识。在演练开展的过程中,演练全局由演练负责人进行统筹,布置演练任务并划分参演、配合、评估三个小组,尽量以最真实的事件处置环境考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通过深入融合,形成以VR智慧学习系统巩固调度员理论知识根基,数字化仿真演练系统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培训的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
三、初步成效
自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投入使用以来,随着系统功能的日臻完善、成熟,目前系统已具备实际运用功能且培训效能提升明显。通过系统最大程度还原并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框架,模拟现场环境及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不断给调度员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达到“实战演练化,演练常态化”的效果,进而提升调度员技能水平。
(一)在培训形式方面。传统培训模式以固化流程的形式提升调度员对现场的理解及应急处置事件的处置程序,适合初期上岗需熟悉应急处置总体流程的调度员,而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则带给调度员更真实的现场设备理解及行车调整环境,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的升华,进一步强化调度员的实操能力并将理论基础牢牢夯实。
(二)在实际应用方面。一是在现场学习中,对于涉及多部门、专业的设备设施情况,往往单一专业的培训师并不了解设备情况,而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则可以向学员提供任何向了解设备的详细说明及操作指引。二是在应急演练中,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具备传统演练所不能实现的设备操作功能。往往在占线板推演中口述的“取消扣车”、“将所有信号机恢复自动控”、“排列进路组织列车动车”等操作,推演时仅能一笔带过,但在实际的事件处置过程中,这类的信号操作若不及时或遗漏,将会导致事件升级,带来次生影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信号设备是调度员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时手里的一把利剑,那么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不仅是这把利剑的磨刀石,更是让调度员能将事件处置得游刃有余的优良器具。三是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将一个班组成员均带入到真实的处置环境中,不仅能提升调度员的各项应急处置水平,更考验整个班组各岗位间的应急处置联动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仅针对调度员开展及使用,而随着对系统功能的探索及培训形式的不断深化将具备极大的推广价值。若持续探索新技术、新工具的研发和应用,联动运营各岗位(司机、车站人员等),则能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各运营岗位职工对应急事件的整体处置水平。
综上,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南宁轨道交通将持续强化数字化智慧培训系统建设,在城轨交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推进数字智慧城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