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数字化管理平台项目

2025-07-04 11:07:16
申报单位:贵州高速投资集团
投上一票  

  一、项目构建背景

  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部署要求,要加快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贵州高速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主动作为、勇于探索,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自我研发、自创品牌,建设了“服务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区“安全监管、应急调度、内控管理、数据汇集、公众服务”等管理体系网络。为群众出行提供服务和安全保障,并通过数字化管理最大化发挥资源价值,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切实提升安全管控能力、构建数字管理模式、推动提质增效、促进多产业融合,实现交通网络纵向联动、资源横向协同,将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为交通强国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

  二、项目概况及功能创新

  平台采用“云-网-边-端”架构,围绕决策者、经营者、消费者3类用户,开发了运行监测和调度大屏端、电脑端、移动端3套软件,既各有侧重又能够有机协同。运用视频网关汇聚技术、物联网接入技术、AI深度学习视频识别技术、AI算法的数据智能清洗技术、数据仓库ETL技术、视频云端汇聚、智能预警等技术手段,对服务区、加油站、充电桩、污水处理设备、基础信息等全场景数据进行集成利用和云端化管理,构建分析指标体系、落实管理成本管控,实现对所辖高速公路全场景的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控、全数字运营的目标。针对“综合信息展示、实时状态感知、现场作业管理、资产精细管理、人员履职考核、数据分析决策、应急指挥调度、公众全程服务”8大管理述求,建立了“运行监测与调度、内控管理、公众服务”3个主要模块。通过平台架构搭建,打通调度指挥中心与遍布全省的123对服务区的信息通道,实现对所辖高速公路服务场景的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控、全数字运营的目标。

  一、项目的核心创新点及其功能应用

  1.视频监控“一体化网络”。项目通过整合服务区、加油站、充电桩、污水处理设施等关键场景的监控资源,采用高清摄像技术对现场核心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远程管理的全面覆盖,实现对现场状况的即时全面掌握。

  2.风险预警“一体化网络”。项目通过整合高德地图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事件检测仪边缘设备,运用“人工智能事件分析算法”进行实时分析与识别,对潜在危险事件进行精确预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3.应急调度“一体化网络”。项目通过全面了解各类应急事件的发生与处理情况,显著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实现对现场的全面、有序管理,形成高效应急响应与处理的闭环系统。

  4.数据汇聚“一体化网络”。项目通过统一接入服务区现有的卡口、收银稽核等信息系统,高效采集并精确分析业务场景数据,实现产业精细化管理,为提升产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促进经营效益的显著增长。

  5.内控管理“一体化网络”。项目通过人员履职留痕和绩效量化考核,系统化地填报各类业务信息,实现资产动态监控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化、透明化管理,提升内控管理的效率。

  6.公众服务“一体化网络”。项目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与发布机制,构建服务区司乘评价体系,以信息传递促进消费转化,提供更广泛覆盖、个性化、定制化的高质量文明服务。

  (二)项目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

  1.社会价值

  (1)提升公众服务质量。通过构建高效的信息收集与发布机制,整合服务区周边的特色旅游、商品、充电、加油等资源,利用“贵高速·驿路黔寻”电商平台进行有效对接,开放收集司乘人员反馈,建立完善的服务区评价互动体系,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广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体验。

  (2)增强安全管控能力。借助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对服务区的实时监控与智能报警系统,掌握应急事件的实时动态与处理情况,强化“两客一危”智能管理,实现一键直呼、协同调度功能,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促进绿色低碳效益。通过“服务区+”数字化平台,对服务区污水系统进行有效监管,按月调度运维情况,并按年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提高污水排放的达标率。同时,利用数据汇聚功能进行分析,实时监控充电桩使用情况,有效排查故障信息,推动服务区充电桩的普及与智能化,每日减少碳排放量约3.7万千克,相当于。

  2.经济效益

  (1)显著减轻基层工作负担。通过标准化流程、自动采集、简化填报、数据共享等信息化手段,减少每月需填报的各类表单约110张,有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升服务区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自平台上线以来,公司两保人员费用降低9.59%,设施设备维护费用降低30.53%,总费用降低11.86%,管理人员配置数量减少近20%,累计降低管理成本达3300余万元。

  (3)有力促进商业发展。构建车流及营收模块,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为商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改善服务设施,提供多样化商业服务,提升消费水平,增加税收收入,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涉及服务区场景商超购物、加油、就餐、充电等板块,每年营收达5亿余元。

  (4)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以平台为基点、以交旅融合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切入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拓展路衍经济产业的智慧化激活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行为可分析、需求可识别、成本可控制,增强经营效益的大幅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交通引擎贡献力量。

  三、项目执行成效

  (一)服务区数字化转型探索者。对比全国同行业情况,目前东部发达省份有单条高速公路实现服务区数字化统一管理的案例,但辐射广度达到全省高速公路路衍经济网络的,“服务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尚属首例。通过对服务区、新能源、交旅融合、绿色低碳等数据采集、联动分析,使数据变得有序且富有价值,构建了数字化模型基座,奠定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基础,助力企业经营效益大幅增长,为将来持续探索数字经济新模式,构建路衍经济大生态圈提供坚实力量。

  (二)实践应用初显成效。自平台上线以来,通过AI事件检测智能告警应急事件83000余起,应急处置时间平均减少10分钟,减少服务区基层工作人员每月需填报的各类表单近110张左右,各服务区巡检点位累计巡检107余万次,后台各类数据存储达30亿余条。同时,该项目受到国家交通部第五督查组、中国公路学会等充分肯定,并先后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创新应用成果奖、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目前,该平台已顺利通过2023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23-322-018)的验收,项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三)提升绿色低碳效益。通过“服务区+”数字化平台有效监管服务区污水系统运营状况,按月调度运维情况,按年出具合格检测报告,有效提升污水排放达标率。同时,通过数据汇聚功能的分析与使用,实时掌握充电桩使用情况,有力排查故障信息,推动服务区充电桩覆盖使用与智能化,每日降低碳排放量约3万千克。

  (四)充分发挥推广价值。该平台的建设思路是一个充分利旧、节约投资的研发过程,通过连接早期建设的边端设备,打通了统一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了数据集成和精准分析,构建了庞大的数据模型基座,并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内的管理模式。项目建成以来,累计对外开展交流合作达200余次,现已在省内、广西、云南多家服务区管理单位进行推广与试用,提高了该项目的实用场景与管理范围,促进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产业高效协同、数字管理共享、科技成果价值的高效转化。

  经过三年多的运营,“服务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完成系统的多次迭代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实现各业务板块数据的精细化分类和分析应用,并以“服务区+”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支撑,使服务区管理运行做到了现场情况可看、汇集数据可用、安全监管可控、经营潜力可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