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普法,智治超限

2025-07-04 11:19:19
申报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昌吉执法支队
投上一票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货运行业日益繁荣,但超限超载问题也愈发严峻。超限超载不仅严重破坏公路基础设施,缩短其使用寿命,大幅增加公路养护成本,还极大地威胁着道路交通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传统的超限超载治理宣传方式,如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等,存在覆盖范围有限、信息传递不及时、内容更新缓慢以及难以引起货运从业者长期关注等问题。部分货运经营者对超限超载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透彻,导致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吉木萨尔执法大队决定创新宣传方式,在《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上印制治超宣传视频二维码,以提高宣传效果,增强货运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二、实施方案

  (一)治超宣传视频制作

  深入调研策划:吉木萨尔执法大队通过实地走访货运企业、货运站场,与货运经营者、驾驶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对超限超载相关知识的需求和关注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法规要求,精心策划视频内容。

  丰富视频内容:宣传视频,涵盖了超限超载的定义、认定标准、危害后果、相关法律法规及处罚规定。视频采用了动画演示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超限超载对公路设施、行车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动画演示超限车辆对行车安全的危害,让观众直观地了解超限超载的危害。

  严格审核把关:视频制作完成后,由上级部门法制审核部门进行多次审核,确保视频内容准确无误、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意义。根据审核意见,对视频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治超宣传视频。

  (二)二维码生成与测试

  选择可靠平台:为了确保二维码扫描的稳定性和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吉木萨尔执法大队选择了知名的视频存储和发布平台,将制作好的治超宣传视频上传至该平台。

  生成专属二维码:利用专业的二维码生成工具,将宣传视频的链接转换为二维码。对二维码的尺寸、颜色、容错率等参数进行优化设置,确保二维码清晰、易识别。

  全面测试验证:在不同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网络环境(如 Wi-Fi、4G、5G)下对二维码进行多次扫描测试,检查二维码的扫描速度、视频播放的流畅度、画面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测试二维码在不同光照条件、扫描角度下的识别效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二维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责令改正文书设计与印刷

  优化文书设计:由昌吉执法支队提供标准版《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文书内容,在文书显著的空白位置预留二维码印刷区域,确保二维码与文书内容布局合理、协调统一。为了保证二维码的印刷质量和清晰度,选用质量上乘、耐磨损的纸张作为责令改正文书的印刷材料。同时,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确保二维码印刷清晰、完整,不易褪色和损坏。

  严格质量把控:在印刷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印刷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对每一批次印刷的责令改正文书进行抽样检测,检查二维码的印刷质量、清晰度、识别效果等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文书及时进行返工处理,确保每一份文书上的二维码都能正常使用。

  (四)宣传推广与执行

  执法人员培训: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专题培训,详细介绍在责令改正文书上印制治超宣传视频二维码的创新宣传方式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流程。培训内容包括宣传视频的主要内容、二维码的使用方法、向当事人宣传推广的技巧等。通过培训,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详细地向当事人介绍二维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现场宣传引导:在执法过程中,当发现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并开具《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时,执法人员主动向当事人介绍文书上二维码的用途。耐心指导当事人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观看治超宣传视频,并现场解答当事人的疑问。同时,结合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有针对性地讲解超限超载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当事人的守法意识。

  线上线下结合宣传:除了在执法现场进行宣传推广外,还通过新疆交通运输执法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治超宣传视频和二维码相关信息,扩大宣传范围。同时,在货运企业、货运站场、停车场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进一步提高宣传效果。

  三、效果评估

  (一)宣传效果显著提升

  传播范围广泛:自实施在《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上印制治超宣传视频二维码的宣传方式以来,宣传视频的传播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2024年印刷以来内,共有百余人次扫描了二维码,观看了宣传视频。扫描二维码的人员覆盖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众多货运企业、货运站场、驾驶员等,宣传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宣传方式。

  受众参与度高:通过对观看视频时长和次数的分析发现,大部分观众能够认真观看宣传视频,平均观看时长达到了2分钟,部分观众多次观看视频。这表明宣传视频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

  社会影响力扩大:宣传视频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分享,一些媒体对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的创新宣传方式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许多货运从业者在观看视频后,主动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分享视频链接,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

  (二)货运从业者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知识认知提高:当事人表示通过观看宣传视频,对超限超载的危害和相关政策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许多当事人能够准确说出超限超载的认定标准、处罚规定以及合法运输的要求,表明宣传视频在普及超限超载知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守法意愿增强:部分当事人在观看宣传视频后,主动咨询合法运输的相关问题,并表示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再超限超载运输。在与货运企业和驾驶员的交流中,明显感受到他们对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提高,守法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

  (三)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违法行为减少:对比宣传前后的执法数据,发现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2024年10月活动开展当月,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数量同比下降81.58%。这说明创新的宣传方式对遏制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执法效率提高:随着货运从业者对超限超载政策法规的了解加深,执法过程中的沟通成本降低,当事人对执法工作的配合度提高。执法人员在处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时更加顺畅,执法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由于违法行为的减少,执法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处理其他重点违法行为。

  (四)问题与改进方向

  部分当事人扫描意愿不高:尽管大部分当事人对宣传视频表示认可,但仍有部分当事人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主要原因包括对二维码安全性存在担忧、缺乏使用智能手机的技能、认为视频内容与自己无关等。针对这些问题,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二维码安全性的宣传,提供更详细的操作指南,同时优化视频内容,提高视频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当事人的扫描意愿。

  视频内容需进一步优化:根据受众反馈,部分当事人希望宣传视频能够增加更多本地的超限超载案例和相关政策解读,以及一些实用的货运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在后续的视频制作中,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丰富视频内容,增加更多贴近货运从业者实际需求的信息,提高视频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宣传渠道有待拓展:目前宣传主要集中在执法现场和新媒体平台,宣传渠道相对单一。今后将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如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合作,播放治超宣传视频;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场所设置宣传展板和视频播放设备,扩大宣传覆盖面。

  四、案例总结与启示

  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在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中,通过在《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文书上印制治超宣传视频二维码的创新宣传方式,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和治理成效。这一案例表明,创新宣传方式是提高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宣传手段,结合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平台,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覆盖面。同时,要注重宣传内容的质量和实用性,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宣传方案,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还应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形成超限超载治理的合力,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运输环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