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绿波

2025-07-04 16:21:44
申报单位:浙江云通数达科技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1、总体介绍

  本案例通过建立全域车时空数据集,运用自研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实现“数智绿波”建设,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改变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定制化、重建设、高成本”的治理模式,提出用“数件”平替传统“硬件”的新思路。在不依赖传感器等重资产建设的情况下,用极低的成本,帮助多地实现“全域绿波”建设,实现百倍的工作效率提升。案例充分发挥交通大数据与智能算法能力,提升交通常态治理与应急响应能力的要求,是促进数据共享,释放数据价值,助力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2、主要做法

  一是首创互联网交通感知技术,提升全域交通感知能力。案例创新移动互联网感知技术,通过移动设备感知在途车辆散发的无线信号,通过自研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计算形成移动互联网交通感知数据集。基于这份数据,可对全国各个路口进行数据洞察,计算车流规律,生成路口画像,分析区域、道路、路口的画像特征、流量特征。

  二是首推“数件”平替硬件理念,利旧城市存量传感器数据价值。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亚于“硬件”与“软件”,因此,可以将数据称为“数件”。系统创新地以移动互联网“车时空”大数据作为城市道路交通数据补充,实现传统硬件传感数据与智能云感知数据相融合,互联网数据与交通数据相融合,公共数据与产业数据相融合,完成了千亿级交通大数据汇聚,扭转了传统硬件感知设备常修常坏,数据严重缺失的困局。

  同时,案例充分利用城市已建传感器设备,积极汇集交运部门的出租车、网约车等浮动车数据,以及交管部门的卡口、电警等感知设备数据,经过深度治理与融合后,构建全域车时空大数据集,促进数据可信交互、高效协同和融合利用,更好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

  以杭州为例,原先,一个路口硬件改造需要数十万元的投入,全市范围内就需要几个亿的资金,同时每年还要花几千万的高昂费用进行维修。现在,通过云通数达“数智绿波”系统,不依赖传感器等重资产建设,通过活用全域车时空数据,用约1%的成本完成了全市470多公里绿波带的建设,建成全国首个“全域绿波”城市,让“四个相位”的道路通行从原先的“三红一绿”到“三绿一红”,实现了从“治堵”到“致畅”的转变。

  
图 杭州全域绿波态势图

  三是结合一线实战场景,形成“五步”闭环控制方在不断实践中,系统形成了包括数据感知、方案生成、仿真预测、下发执行、效果监测的“五步”闭环控制方法论。在实际执行中,系统在多维感知数据基础上,以高质量的交通数据计算资源为支撑,快速全面地感知城市交通态势;并通过大模型在全是范围内智能推荐绿波路线,生成绿波方案;交管部门可通过系统对生成的方案进行仿真预测,充分选取最优方案下发;待实施的方案将通过自动化操作技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与AI Agent的方式通过统一信控平台自动下发执行;方案下发后,系统持续对方案执行效果进行监测和反馈,对系统方案进行不断迭代和优化,达到动态、闭环的控制。

  四是设立新型效果监测指标,倡导新型交通治理模式。依托车时空大数据集,结合智能算法计算路段级/路口级停车率,并与交管感知设备数据交叉验证,创新形成两大核心指标。其中,路段级平均车速聚焦绿波协调方向车速变化,实时评估通行效率;路口级停车率基于车速变化判定停车行为,精准识别瓶颈点位。目前,该技术已深度赋能绿波道路全周期优化:如在绿波方案下发前,通过对绿波路段各路口的停车率监测,快速发现路段堵点,实现靶向治理;在绿波方案下发后,动态监测协调方向车速与停车率变化,及时预警效果波动并配合智能调优,以保障绿波建设长久有效。两大指标为城市交通运行状态提供态势感知与量化评价,并为各类交通优化措施提供公正、准确的效果评估数据。

  本案例就以交运部门、交警部门的客观数据和透明的停车率指标算法为基础,建立了科学、客观、公正的城市交通治理成效评价手段与工具。用“数件”替代了传统重资产模式的应用场景,改变行业“重硬件、轻软件、忽视数件,重建设、轻运营、忽视闭环”的传统服务模式,转变为数据价值高、投入成本小、建设速度快、提升效果好的交通治理新模式。

  3、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数智绿波已在深圳、杭州、太原、温州、保定、长兴等30多个重点地区落地,共建成绿波带超640条,覆盖超1100公里城市主要道路,实现道路平均提速20%以上,为百姓每天节约超20分钟的通勤时间。同时,受到了蒙古、柬埔寨、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关注,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完成数智绿波试点工作,成功将试点道路平均车速翻倍且停车次数减半。

  以杭州为例,400公里绿波带平均提速25%以上,成为全国首个“全域绿波”城市。在此加持下,杭州成功摆脱困扰十多年的尾号限行政策,做到地面交通全域不限行。同时,据第三方(高德)数据显示,在全国50大城市拥堵指数排名中,杭州从原先最拥堵10个城市之一,变为最畅通的10个城市之一;而另一个典型代表温州,获评最畅通的中型城市(200-300万汽车保有量)。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赛事期间,该系统也全面支撑赛事通勤,并赋能杭州亚运数字专用车道,既保障了赛事车辆100%准时到达,又做到专用道非必要不独占,全天99.2%的时间与社会车辆共享,做到城市交通的精密智控。

  无论是深受交通拥堵困扰的大中城市,还是想要提升城市交通畅行的小型城市,都可以通过活用城市全域车时空数据,找到适合的交通治理方案,提升市民出行的“幸福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