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4喀什至红其拉甫段智慧公路综合管理平台

2025-07-04 16:29:13
申报单位:智路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智路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新疆G314喀什到红其拉甫段的普通公路智慧化建设,对公路监测预警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起系统有效的路网监测预警体系。

  一、总体介绍

  国道G314公路喀什至红其拉甫山口段,长度403.691公里,双向两车道,沥青铺装,设计时速80km/h,沿线共105座桥梁:特大桥2座、大桥22座、中桥17座、小桥64座,隧道1座:公格尔隧道,为自治区最长单洞隧道(2635m),主要承灾体点位共49处,包括泥石流、崩塌、滑坡、高边坡等,该路段为旅游公路,沿途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每年6-11月为旅游旺季,交通量较大,月均8932.9车次;2023年交通安全事故400余起,主要由于自驾车辆不恰当超车、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面对上述情况,提升路网运行调度指挥能力和交旅融合的服务能力愈发重要,建立公路监测预警系统意义重大,具体体现:

  1、智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实现智慧能力,基础就是实时准确的路网运行监测体系。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构建公路安全应急数字管控体系。利用公路数字模型,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数据库动态更新,提升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安全预警保障能力”。

  2、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提出“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围绕行业管理提升,对通道基础设施安全监测、运行管控和应急指挥调度体系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快应用新一代信息采集、智慧分析与处理系统等,推进实施数字化管养系统、运行监测预警平台、数字治超及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建设,推动开展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优化重构,有效提高安全风险识别预警、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和行业治理水平”的目标要求。

  3、公路安全韧性提升的重要工具。《公路安全韧性提升技术指南 (试行)》提出要求:“公路安全韧性提升应强化近远结合, 区分轻重缓急, 分步骤有序推进; 强化全灾种全领域防范应对, 加快补齐长期积累的短板弱项; 强化监测预警, 实现精准监测、 精准预警、 精准管控、 精准治理; 强化综合施策, 统筹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 发挥叠加效应”。

  4、公路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2024年的两起高速公路灾害及其它雨雪冰冻等异常事件,引起领导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如何通过有效的加测预警体系,降低灾害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交通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智慧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新疆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作部署,喀什地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委托智路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国道G314的路线特点和管理与服务需求,按照智慧公路“看得见、用得上、调得动”的总体原则,建设了有突破性的普通公路智慧化系统,“G314喀什至红其拉甫段智慧公路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明确了路网运行调度指挥能力和交旅融合的服务能力目标,开创性地形成了干线公路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体系,打通了“感知-分析-决策-服务”的数字化链路,丰富了公路异常事件的类别,建立了新疆国省道异常事件的分级分类标准和结构化数据体系,打下了数字化分析决策模型应用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新疆普通国省道智慧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二、主要做法

  1.建设公路时空数据中台,汇聚公路路网、桥梁、隧道、边坡、公路承载体、公路应急物资库、服务区等基础设施静态数据和旅游景区、餐饮娱乐等便民服务数据,汇聚检测评价数据、养护历史、交通流量、路网运行监测数据、停车位、充电桩、加油站等动态更新数据,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统一时空基准、统一数据标准,融合形成一个公路时空大数据库,便于开展多源数据交叉分析和联动更新管理,提供丰富的数据接口和地图图层服务,大大提升了行业内外业务数据协同共享的效率。

  2.建设公路交通一张图,实现干线公路路产管理、综合养护、态势感知、应急管理、交旅融合等业务的“图上业务管控、图上作战指挥”,以图融业,以业生图,形成了干线公路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体系,一张图提供全路网、全区域、全时域的数据资源、具有二三维一体化可视化能力,研发了丰富的时空分析工具箱,实现图上可量可测、模拟场景、即时分析。

  3.建设物联中台,打造低成本、高覆盖”的空天地一体的感知体系,实现G314公路运行状态、设施服役状态和路域环境状态感知和监测全覆盖。接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智慧隧道系统、公路监控系统、高德导航软件出行数据、公路巡检车载、机载、InSAR、桥坡简易感知快速报警系统、泥石流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等结构化、非结构的信号、指标数据,融合AI能力,视频、图片变事件,事件变建议,为公路异常事件的分类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为提高路网应急指挥调度与应急处置能力夯实数据基础。

  4.建设公路异常告警系统,建立事件分级分类标准,打造公路运行状况数字化评价体系,通过结构化数据建立感知、评价、决策模型,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分类分级评价,以及处置方案的智能建议,形成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和自训练小模型,逐步形成适配不同地区、不同路段、不同时期的处置建议。

  5.建设微信小程序、互联网导航软件等混合信息推送路径,打造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新模式。建设苏巴什智慧服务区,接入AR实景地图系统和公共信息平台,将实时路况信息、灾害预警连同景区、便民服务设施等出行服务信息发布给公众和道路使用者,结合项目增设的弯道预警、发光轮廓标等安全设施,形成了面向道路用户的有效信息触达能力,为司乘人员带来更强的获得感,让公众出行安全便捷。

  6.建设公路大脑,围绕行业管理目标和群众出行诉求,建立起经济可行的监测预警体系,打造路网级智慧化能力,打通了“感知-分析-决策-服务”的数字化链路,提升了公路管理部门提高异常事件的感知能力、路网应急交通调度能力和区域应急处治能力等智慧化决策能力,提高对道路用户的异常事件预警信息和交旅融合的信息等智慧化服务能力。

  三、取得成效

  1.普通公路智慧化建设典范

  将智慧公路建设由高速公路向普通公路进行延展,充分考虑G314的现状与特点,打通感知分析-决策-调度-服务的数字化链路,达成“智慧、协同、经济、精准”的总体目标。

  2.数据融合实现低成本高覆盖感知

  构建低成本高覆盖的感知体系,实现G314的运行态势的全面感知,降低对机电设备的强依赖全面集成各类相关信息,扩大感知数据范围,增强决策效能,降低建设成本。

  3.结构化数据驱动异常事件分级分类评价

  建立公路运行状况数字化评价体系,通过结构化数据建立感知、评价、决策模型,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分类分级评价,以及处置方案的智能建议,形成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4.公路大脑支撑智慧化决策与服务能力

  建立以物联中台、数据中台、GIS中台等为核心的公路大脑,形成数据汇聚、分析、决策、应用的能力,全面支撑智慧化应用建设,实现面向行业与社会的智慧决策与智慧服务。

  G314喀什至红其拉甫段智慧公路项目的尝试,印证了“数据融合降本、区域协同提效、系统智能决策”的技术路径可行性,为普通公路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样本”,智慧公路建设将进一步从“硬件堆砌”转向“数据赋能”,从“单点优化”迈向“全域协同”,最终实现公路安全运行与用户服务的双重跃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