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治超跨部门综合监管 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案例简介
潍坊,货物运输繁忙,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现有的路面执法力量明显不足,传统的治超工作存在“职权分散、单打独斗、信息不畅、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瓶颈制约。2024年以来,为有效破解瓶颈制约,潍坊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大胆探索实践,重塑制度机制,强化科技引领,聚力多元共治,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区域联动、科技引领、保障有力”治超新格局。
一、创新做法
(一)创新体制机制,重塑监管体系。从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措施举措等方面着手发力,推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一是定期会商研判。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市场监管等21个部门(单位)建立潍坊市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跨部门综合监管会商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治超联席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形势,各部门相互沟通配合,通力协作,主动进位,狠抓货物装配载源头及车辆运输、生产、销售、改装、维修、回收拆解等环节监管工作,磋商、解决推进过程中难点、堵点问题。二是推进流程再造。制定《潍坊市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施方案》,按监管事项梳理形成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监管对象名录库。根据监管内容,建立合规指引、联合执法、“一业一册”告知、失信惩戒、信用评价分类分级和精准靶向监管等9项运行机制,全面实施系统性、一体化治超监管改革。三是厘清责任链条。以各部门职责边界清单、权责清单、“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等为基础,全面梳理治超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按事项逐一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监管依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方式等内容,细化各部门协同监管频次、方式、措施、程序,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
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联席工作会议
(二)打造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水平。主动适应和准确把握现代科技发展新趋势,加快推进治超监管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科技治超水平。一是提升智慧执法应用。投入资金2.1亿元,争取省级奖补资金3500余万元,全面推进县市区治超非现场执法点位建设,规划布局全市执法点位92处、建设完成60处,建设规模始终保持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强化无感化检测。二是打造联合监测预警模型。依托市、县治超非现场执法智能信息管理平台,建立预警处置预案,构建预警处置模型,发挥平台治超态势、黑白名单库、运行监管、执法管理、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作用,对抽查、检查对象开展以远程监管、预警防控等为特征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非现场综合监管。三是构建市县企三级监管体系。将重型货车提级市级管理,12万台营运车辆纳入市级监控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超限检测技术监控设施视频数据比对等新技术新手段,实时监测货运车辆整体运行状态和GPS实时轨迹,发现动态设备故障、危险驾驶行为等问题,立即通知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整改,消除问题隐患,确保“事前预防、事中提醒、事后处罚”工作闭环。
(三)实施多元共治,凝聚监管合力。打通市县、部门、政企壁垒,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区域等“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握指成拳,确保“全程闭环、无缝衔接”。一是开展跨层级联动。积极整合市县两级监管资源,加强对本领域监管资源和监管力量统筹调配,通过3次议事会商,2次对发现的问题通报,及时协调解决了市县、部门间的监管争议、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职责衔接、工作配合等问题。二是开展跨部门联动。对于发现涉及行业性、区域性违法违规行为或存在普遍性、多发性问题,依托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采取跨部门联合执法方式,对4170家货运企业开展清单化、标签化、差异化监管。2024年,动态推进15个县(市、区)政府公布货物源头单位597家,开展部门间联合执法460余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行为3700余起,帮助520余家货运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超限率由2023年的8%降至2024年1%以下,确保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干扰最小化。三是开展“交法”联动。密切与司法机关协调配合,健全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成立交通、法院协同联动工作室,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及时协调解决重大疑难案件审核、移交等相关问题,防止在超限治理过程中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问题。双方定期探讨“说理式执法”“有温度执法”方式方法,有效解决行政相对人对案件处罚矛盾疑点。2024年,移送法院案件1300余件,审结率由上年的74%上升至今年95.2%,提高了执法办案效率。四是开展“高地”联动。针对境内867.44公里高速公路点多、线长、面广问题实际,联合高速交警、公路运营企业建立“一路多方、共创共建”机制,常态化开展联动管控行动,重点检查“百吨王”、大件运输未经许可擅自行驶高速公路,“车证不符”等违法行为。2024年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20余起,排查高速公路安全隐患110余处,进一步消除了辖区内高速公路运输执法监管盲区。
强化货运源头监管,狠抓综合监管“一件事”
三、社会成效
通过全力推进公路治超跨部门综合监管,强化与各部门协作配合,强化线下监管与线上监管相结合,把数据治理与业务创新相融合,有效解决了治超职权分散、单打独斗、信息不畅等问题,提高了治超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年超限率由2023年的8%降至目前1%以下,运行点位超限率由去年的11.8%降至今年0.6%以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完成率、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标签化管理应用率、移动端应用率、抽查事项覆盖率实现“五个100%”。典型做法得到潍坊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定为“揭榜挂帅”改革试点创新成果获批全省推广;交通运输部作为法治建设典型做法案例在全国推广。同时,先后被人民交通、山东时报、齐鲁在线、大众报业等多家媒介刊发转载近20余篇,阅读量达30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