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船员虚假资历治理的创新实践与成效研究

2025-07-03 11:35:24
申报单位:唐山海事局
投上一票  

  一、案例简介

  案例一 2024年8月20日经唐山海事局政务中心执法人员在行政检查中发现孙**申请证书时使用了未在“曹**”轮(2016年10月23日至2017年3月20日),“盛****”轮(2021年2月19日至2021年04年22日,2021年5月18日至2021年9月27日),“亚***”轮(2022年1月10日至2022年3月4日)工作过的虚假的海上服务资历,通过中介以欺骗手段于 2022年4月8日取得了唐山海事局签发的沿海航区一等二副适任证书。

  案例二2024年10月9日,唐山海事局政务中心执法人员在实施海事行政许可过程中经调查发现徐**于2024年09月23日通过唐山海港***公司使用“中**”轮(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25,2021年4月26日至2021年7月4日)的虚假海上服务资历向唐山海事局申请沿海航区一等三管轮适任证书。

  船员资历是评价其适任能力的关键依据,直接关乎船舶航行安全与海洋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船员虚假资历问题在航运界,尤其是沿海航运、特定船型(如固定航线船、工程船、部分公务船)及特定人群(如快速晋升的操作级船员、航运公司管理人员、院校教师)中呈现高发态势,成为威胁水上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本文聚焦这一顽疾,系统剖析其深层次危害与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并实践了一套治理方案。

  究其根源,多重因素交织:

  1. 个人逐利与晋升压力:正规晋升路径(如水手到三副)时间长、投入大,与航运市场短期高薪诱惑形成强烈反差,驱使部分船员铤而走险走“捷径”。

  2.公司成本转嫁与供需失衡:部分航运公司压低见习船员待遇,甚至缺乏提供有效见习机会的动力。同时,具备见习开封资质的公司数量有限,与庞大的见习船员群体形成尖锐矛盾。

  3.监管漏洞与执行难点:船员服务簿易于伪造、篡改;海事管理系统间(如船员管理系统、船舶报告系统)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信息难以实时共享比对;船员管理岗位专业性不足;对异地船舶(尤其是长期脱离监管的工程船、公务船)、特定人员(如频繁短期任职者、公司管理人员兼职船员)的核查存在盲区。

  二、创新亮点

  唐山海事局政务中心从案例中提取重要关键信息,通过查找相关案例并结合处置案例,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创新工作思路,并进行应用,总结形成一下工作亮点:

  1. “数据穿透”式核查机制:突破各系统壁垒,打通船员管理系统、船舶报告系统、船公司申报系统等关键节点。通过各系统间的数据分析,对船员资历进行多重交叉验证:

  时空一致性校验:通过比对船员服务簿记载的在船时间、地点与船舶AIS轨迹、船舶进出港报告数据,识别“时空穿越”式虚假记录。

  人-船-证关联校验:实时核查申报资历期间,该船员是否在船舶报告系统中被该船正确申报任职,同时校验签署服务簿的船长是否确在该船任职(通过比对船长任解职信息)。

  异常行为画像:智能识别短期内频繁任职/离职、任职时间过短、休假异常短暂等高风险模式,精准锁定重点核查对象(如瞄准操作级晋升关键期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兼职船员)。该机制变被动抽查为主动预警、精准打击。

  2. “精准滴灌”式监管与能力提升:

  高风险目标库动态管理:基于数据分析,建立“重点人员”(如快速晋升者、兼职人员)和“重点船舶”(如跨辖区工程船、长期固定航线船、监管薄弱公务船)清单,实施高频次、差异化的定向核查。

  管理队伍“专业化淬炼”:加强对海事机构船员管理岗位人员的专项培训,重点提升其运用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识别造假线索、调查取证以及法律适用的能力。建立专家库,为复杂案件查处提供智力支持。

  三、社会成效

  通过以上创新工作亮点,唐山海事局政务中心在船员证书审核及审批过程中,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效果日益凸显:

  1.航运安全屏障显著加固:通过“数据穿透”式核查机制和“精准滴灌”式监管与能力提升,虚假资历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船员队伍整体素质的真实性提升,人为因素导致的海事风险得到有效遏制,为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构筑了更坚实的防线。

  2.船员队伍生态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形成:严厉打击虚假资历,有力维护了诚信船员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凭真才实学晋升”的公平就业环境,提升了职业尊严感。

  3.海事监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监管模式智能化转型“数据穿透”式核查极大解放了人力,改变了以往“人海战术”、效率低下的局面。精准识别高风险目标,使监管资源投向更聚焦、更高效。

  4.管理队伍专业化提升:专项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了一批精通业务、善于运用科技手段的船员管理专业人才,为长效治理提供了人才保障。

  5.行业诚信与规范化水平提升:对虚假资历的持续高压打击和对正规见习途径的大力扶持,向全行业传递了清晰信号,引导航运公司摒弃短视行为,更加注重船员队伍的长期、合规建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