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融合精准拦截失信人: 民航出行的智慧治理创新典范

2025-07-03 14:05:04
申报单位: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案例简介

  (一)背景介绍A某,一位因经济纠纷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旅客,计划乘坐某航班前往外地。在预订机票时,A某试图通过变造证件信息来规避失信人管控系统的识别。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民航统一出行数据平台已经悄然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二)预订环节:智能算法初露锋芒在A某提交机票预订请求的瞬间,民航统一出行数据平台立即启动了同步与异步混合校验算法。同步校验确保了系统具备高度的实时性,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A某身份数据的初步校验。

  平台通过对A某提交的证件信息进行深度分析,采用高度精确的防“错视”算法来计算订座证件数据和管控人员证件数据的视觉相似度,发现其证件号码存在细微的变造痕迹。为了进一步确认,平台调用了疑似管控人员防“错视”算法,对证件信息进行模糊校验处理。经过计算,A某的证件信息与平台数据库中的失信人证件信息存在高度相似性,但尚未达到直接认定的标准。平台决定在值机环节进行二次校验,以进一步确认A某的身份。

  (三)值机环节:二次校验精准拦截当A某到达机场值机柜台时,民航统一出行数据平台识别出A某为疑似管控人员后,平台立即实施分级管控措施,触发管控人员的二次识别机制。严格禁止其通过任何渠道进行自助值机操作,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值机柜台,统一交由值机柜台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核验,确保流程严谨准确。

  值机柜台工作人员收到平台提示后,仔细核对A某的证件信息,与平台提供的失信人数据进行逐一比对,经过严格二次校验,最终确认A某为失信人,礼貌且坚决地拒绝了A某的登机请求,并告知其因失信行为被限制乘坐民航航班。A某得知原因后,认识到自身错误,表示会积极履行法律义务,争取早日解除失信状态,恢复正常出行权益。

  二、创新亮点

  (一)管控人员预订环节全方位管控方法和技术预订环节的旅客管控技术,主要是以拦截为目的,从根源上对管控人员进行管控。包括:a)管控人员同步与异步混合的的识别技术,保证每一个旅客的乘机请求都会被平台进行校验;b)对于境外民航销售系统实施实时拦截技术,保证管控人员不会通过非中国可控民航系统预订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c)为防止意外,平台会定时对行业旅客预订记录进行扫描,当发现有管控人员的预订记录后,会对预订记录进行清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管控人员;d)管控人员的识别及分级评价技术,以便发现恶意规避政府监管的管控人员,并针对其行为分级打标,便于后续统计处理。 (二)管控人员离港环节全业务链条的管控技术离港环节的旅客管控技术,是为了从旅客出行的各个方面对管控人员进行管控,从而达到“处处受限,步步难行”的目的。包括基于旅客出行的“值机--安检--登机”的全业务链条对管控人员进行管控。

  平台提出了自动触发证件校验方法,实现了旅客证件信息异常的自动触发机制,对识别出的管控人员和疑似管控人员,进行分级管控,禁止被识别出的管控人员和疑似管控人员所有渠道的自助值机行为,交由值机柜台对旅客进行人工核验,进一步拓宽了对管控人员乘机的管理维度。

  为了进一步巩固限制管控人员乘坐航班的成果,对变造证件号进行预定的疑似人员在离港环节进行进一步拦截。在离港系统航班初始化后,获取旅客名单报,通过识别旅客的证件信息,对疑似管控人员的旅客进行打标,旅客打标后,数据通过平台同步给机场安检系统,安检系统根据情况进行证件重点核验和拦截。 (三)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补漏技术构建了基于数据安全的封闭结构下海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算法,解决了异步采集日志导致的漏采、错采和异常数据的提取,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包括四部分:日志实时采集解析组件、数据归并排序组件、数据缓存组件和数据整合与推送组件。

  管控人员数据融合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来自多个政府部门及海量旅客出行数据进行分析融合。为了确保数据归集的全面性,采用批量和实时数据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批量数据源于夜维所加载到数据仓库的基础表和整合表,利用数据仓库分布式并行数据计算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管控人员身份信息数据的归集,并同海量旅客出行业务数据进行匹配融合。

  三、社会成效 (一)项目的实用价值自平台成功构建以来,在法律框架内,该平台已累计为政府相关部门安全存储并管控了约2千万条涉密数据。在日常运行中,该平台对年均657万航班架次及6.4亿出行旅客人次实施了无差别识别与校验,确保了对中国民航出行人员100%的全面覆盖检查。目前,平台管控人员数量已超过2千万条,日均识别旅客量高达435万人次,平均交易处理能力达到50交易/秒,峰值时更可达120交易/秒,平均识别时间仅为3至4毫秒,系统可用性稳定在99.99%的高水平,有效贯彻了国家对相关人员乘机管控的严格标准。 (二)项目的决策成效自建设完成至2022年底,识别疑似管控人员5.2万人次。

  平台在不断完善系统识别管控人员身份、拦截管控人员预订请求相关功能的过程中,还针对涉嫌协助管控人员乘机的代理人、航空公司,建立起客户层面的全流程治理机制,按照与客户签署的使用协议,重点治理涉嫌协助管控人员乘机的代理人、航空公司客户。2022年度全年封停涉嫌协助管控人员预订的代理人账号15个,航空公司账号12个;累计封停涉嫌协助管控人员预订的代理人账号110个,航空公司账号47个。2022年度全年封停涉嫌协助管控人员预订的海外客户号累计877个。

  中国航信围绕“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实管控人员惩治措施,在预订、离港环节对管控人员乘机进行强管控,同时对管控人员预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识别管控人员预订请求的算法逻辑,不断充实细化管控人员乘机管控机制及措施。 (三)项目的服务成效自开展“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实失信人惩治措施,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相关工作以来,中国航信对可控范围内出行旅客实施无差别识别校验,与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联合治理行动,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实现对中国民航100%的出行旅客的覆盖检查,相关管控机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彰显了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真正实现了让管控人员“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效果,有力助推了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法治社会和诚信社会建设。得到最高法的多次表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截至2023年4月初,有1144万余人次迫于联合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等社会媒体对该项目社会效益均作了相关报道。

  其中,中国民航网和中国民航报文章对平台评价如下:

  中国航信正在与最高法和相关单位通力合作,不断增加失信人数据库信息量,持续完善失信人系统功能,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努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