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聚力破难题积极探索危货执法监管新路径

2025-07-01 11:24:03
申报单位: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投上一票  

  2025年4月9日9时50分,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唐巴路K17+200 处检查,发现何某聘请的驾驶员曾某驾驶号牌为川AJ9B04小型面包车(2轴)运输4 桶(每桶175kg,共700kg)洗板水(UN1993)行驶公路。经查,川AJ9B04小型面包车行驶证显示所有人为何某,使用性质非营运,何某根据客户需要,安排其朋友曾某驾驶号牌为川AJ9B04小型面包车到成都市新繁镇的仓库装载700公斤洗板水运输至青白江。何某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其违法行为属“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依法进行了查处。

  一、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化工新材料等现代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下,危险货物的运输迅速发展壮大。全国有5000余种化工原料,且产销分布不均,危险货物运输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等危险特性,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环境污染。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监管给交通执法部门带来了新挑战。

  成都市青白江区作为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所在地、中欧班列(成渝)始发地,担负着打造面向泛欧泛亚、“一带一路”陆港主枢纽的重大使命,物流货运企业密集、货物吞吐量大。目前,我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6家,危险货物储存仓库1个,危险品运输企业?家,危险品运输车辆共 263辆,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共349人。面对货物运输流动性强、危险货物难辨识、社会参与度低、执法力量不足等难题,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青白江支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厘清思路,旨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监管方式,突出“精准发力、精确打击、精细管理”,破解传统扫马路式监管难题,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二、主要做法

  科技赋能,提升治理精准力

  借力科技,“互联网+监管”让违法者无处藏身。为破解危货非法运输隐蔽性强、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不够精准难题,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青白江支队用科技换人力,用智能增效能,依托青白江区交通运行监测中心,以成都交通运输城运分中心(TOCC)为数据保障,调取公安天网、卡口,依靠GPS定位、视频监控、智能传感、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及时查看执法现场情况,形成“人、车、路、环境”的一体化、精准化和可视化。通过“执法布控球”摄录收集车牌信息,“智慧法眼”识别车牌,实现对非法营运违法行为的高效精准打击,实现了从“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迭代升级。

  提升执法装备,逐步实现全方位、全领域网上办案。运用“城运中心(完善)”、“四川交通运输移动执法系统”,采取“一站式”行政执法模式,将执法检查、执法调查、行政处罚统一集中在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步,让百姓少跑路”,实现一站式调查、一站式处罚、一站式缴费,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执法效力和执法公信力。2025年,青白江支队查处“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未按照要求对罐式车辆罐体进行检查和记录运输、未按照规定随车携带危险货物安全卡、未按规定制作道路危险货物运单、运载介质不符”等危货运输环节各类违法行为?件,有效防范和化解消除危货运输环节重大安全风险,持续优化道路运输市场营商环境。

  借智专家,提升执法专业力

  借智危化专家,增强执法“智慧度”。危险货物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复杂,运输专业性强,针对执法人员专业知识的薄弱环节,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青白江支队借智危化专家,组织开展“业务大练兵之危化专业知识培训”,通过专家现场教学,讲解危货风险辨识方法,特殊货物检查要点、先进检测技术运用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并运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2018),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一单一表一流程”,重点对“三证一单一卡”(道路运输证、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押运员从业资格证、电子运单和安全卡)进行检查,同时加强对运输装备条件、罐式车辆罐体适装介质等方面的执法检查。通过“外脑”专家的智力注入,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使执法队伍逐渐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更能精准匹配监管需求,整体执法能力显著提升。

  重大案件会诊,增强执法“权威性”。在应对新业态、复杂风险时,青白江支队邀请危化品、交通运输等领域专家,参与复杂案件的研判,提供专业技术支撑,为执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面对执法中的技术争议,专家出具第三方专业意见、鉴定报告,企业心服口服,主动落实整改;也为执法部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为处罚决定提供权威佐证,减少行政复议或诉讼风险,增强执法透明度。2025年,专家参与执法研判10余次,出具鉴定报告2份。

  联勤联动,提升能量聚合力

  部门协同推进,打好整治组合拳。交通、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建立完善专项行动信息通报、联合整治、应急处理等工作机制,2025年,开展联合会商8次,联合执法6次,加强线索共享和案件协查。自危货运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青白江支队多线布控,高效收网,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移交公安违法线索3起;同时加大对相关违法人员的处罚力度,并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信用中国”公示名单,强化“一次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约束机制。

  执法行业协作,助推管理精细化。一方面执法联合行业管理部门会同危化专家组成检查组,采取“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部门抓督导”的方式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培训教育、车辆技术及动态监控等14项安全评估标准,重点对区内?家危化运输企业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安全生产行业“体检”,并将专家专业建议融入执法流程,指明企业安全隐患点,提出整改措施、方法和建议,形成“技术诊断+执法整改”的闭环模式;另一方面推行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一单四库”,推动建立危货运输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宣释寓教,提升社会共治力

  线上线下点面结合,立体推进宣传质效。通过“线上+线下”双融合的方式,在青白江电视台、“成都青白江微信公众号”、“青白江交通微信公众号”等三微一端设置安全隐患曝光台、典型案例以案普法、交通回音等栏目,发布宣传微视频,深入剖析非法运输黑油危害,广泛开展警示教育。深入货运企业及场站、维修企业、区内各加油站点开展点对点宣,面对面传,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开展专题讲座4次,营造全社会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推行“说理式执法”,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大力推行“说理式执法”模式,通过事前释法、事中说理、罚后释疑,在道路运输重要环节关键节点精准普法,讲清事理、讲透法理、讲明道理、讲通情理,使违法当事人明晰违法行为边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违法性质、危害后果等,让其从“不敢违法”转变为“不想违法”,切实提高行政处罚的说服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三、主要成效

  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青白江支队以问题为导向,转变监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聚力“科技、专家、联动、宣教”,更大程度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截止目前,全区道路运输经营主体达3371户,同比增长16.7%,营运车辆达16282辆,同比增长11.3%,规上物流运输企业46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成建制货运企业322家,同比增长17.5%,网络货运平台2家;2025年至今,区内营运车辆运输货运量5475万吨,货物周转量364425万吨公里。同时青白江执法支队被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先进基层集体”,探索构建的创新管理服务新模式先后被《人民交通》《交通执法改革》《西南商报》《四川交通执法》报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