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安全执法监管 守护交通出行安全
为加强我市交通运输行业数字执法改革,全面贯彻“数字+安全+执法”深度融合理念,依托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赋能,创新执法监管新模式,规范执法流程,提升办案效率,消除安全隐患。推动执法检查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建立企业安全隐患动态预警与管控机制,全面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数字执法检查,助力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转型升级,切实提升执法质量和治理效能。
一、创新数字化动态执法检查机制
(一)建立数据融合和分析工作机制。一是建设“数字执法大脑”。融合公安部门卡口数据、高速路网通行数据(含ETC)、网约车数据、营运车辆动态监控数据等关键交通数据,分析“两客一危一网”重点营运车辆运行动态,对其形成精准分析、精准预警、精准打击。二是细分交通领域执法检查类别。“互联网+”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多点开花,传统的执法检查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对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实际工作情况,贵阳市支队将“双随机”和交通领域的专项执法检查划分为50多个大项500余个小项,为执法人员提供更专业的执法指引。三是成立数字执法工作组,开展系统性的数据分析、综合研判与应用工作。工作小组聚焦数字化执法业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托“数字执法大脑”,深入研究执法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数据驱动,指导各区(县)执法部门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执法,切实消除各类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推动执法工作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升级。
(二)建立动态安全监管码,靶向治理源头企业
1.依托数字安全执法检查平台,以数据为导向,对交通运输企业实行动态安全执法监管,设立红、黄、绿动态监管码,形成“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有求必应”执法监管新模式。通过信息化分析的执法线索,下达执法任务,执法人员从接收、执行和完成三个阶段均进行数字化全过程记录和监督(见图1)。
图1:数字执法安全监管平台
2.在提升执法检查质量的同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设立安全隐患整改六要素清单,即明确隐患问题、隐患等级、整改时限、整改内容、企业责任人、执法督办人,由系统限时自动督办隐患整改,确保安全隐患“限时清零”。从2024年至今,我市对“两客一危一网”重点营运车辆加强数字化安全监管力度,重点对疲劳驾驶、超速报警、包车异常、有轨无单和隐匿数据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2024年较2023年超速预警数下降95.8%、疲劳预警数下降79.2%、危险货物车辆有轨无单下降59.8%。
图2:2023年和2024年“两客一危”车辆超速和疲劳驾驶预警
二、线上自助办案
为深化“放管服”工作,贵阳市交通执法支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办实事、解难题、优服务,以问题为导向,当好“店小二”,在我省交通运输执法队伍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执法案件7*24小时“指尖办、网上办”(见图3)。
图3:线上自助办案小程序
2024年,贵阳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通过支付宝平台上线运营案件线上办理小程序。该程序同公安部门的身份数据核验和人脸身份识别功能实现无缝衔接,并与省级财政非税系统进行数据实时交互。案件当事人只需通过小程序的人脸识别功能,即可进行案件在线自助办理,其功能涉及文书电子签收、网上申诉、线上缴罚、文书查阅和开具非税发票等功能。此项举措,打破交通运输类执法案件必须到窗口办理的传统模式,深入推进“数据多跑路,百姓不跑路”的交通运输领域信息化办案方式变革,极大地提升案件处理的效率与质量。2024年至今,案件当事人线上自助处理案件4千多件,线上缴纳罚金46万元,其中夜间18时至24时,在线自助办理275件;0时至6时,在线自助办理59件。
下一阶段,贵阳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将在交通运输低空执法领域加大创新力度,旨在通过引入无人机监控系统、智能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升执法效率与准确性,增强交通运输执法监管能力,为交通强国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