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规范执法 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发展

2025-07-01 11:39:58
申报单位: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投上一票  

  近年来,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持续强化执法力度,聚焦超限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非法营运等易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有力遏制了违法行为,保障了交通运输安全。然而,社会上部分观点存在认知误区,片面认为严格执法推高运输成本,甚至对区域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给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依法履职带来诸多阻碍。

  面对挑战,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创新思路,以“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打促结合”为工作方针,将执法监管与服务引导有机结合,促进辖区内非法经营者与合规企业有机融合,实现了非法经营者逐步退出、合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既壮大了合规民营经济,又消亡了非法经营。实践充分证明,严格规范的交通运输执法不仅是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实保障,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该支队通过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核心理念,其创新实践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执法模式,为全国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本质是法治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有机统一。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生态,必然以规范秩序为基石,而秩序的构建离不开法律规制的引领。若脱离法治化轨道,市场将陷入恶意竞争、无序发展的困局,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当前交通运输领域的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着市场主体违法经营的问题,也存在着政府监管不当、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的问题。针对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走法治化的治理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秩序混乱多源于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因此必须坚持法治思维方式、增强法治观念、依法治理经济。”

  历年来,湖北省委、潜江市市委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各级领导先后就法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

  - 2021年1月4日,湖北省《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明确提出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推动从“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要求政府严格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时任省委书记应勇强调,要借助市场、社会、法治、文化“四种力量”破立并举,将法治作为湖北疫后重振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社会生态。

  - 2021年1月21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中,应勇进一步指出“法治环境具有可预期、稳定性、兜底性保障作用”,明确“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核心论断。

  - 2022年2月25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强调以法治建设筑牢市场主体“防护网”、托起公平竞争“公平秤”,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含金量”。同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时任省长王忠林要求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擦亮湖北营商环境的法治底色。潜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以法治手段护航市场公平。

  从省到市各级领导的部署中,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贯穿始终: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是市场主体信心的稳定器,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法行则人从法,法败则法从人。”作为执法者,坚守法治底线是对多数人利益的守护——若纵容少数违法者,必将损害多数守法主体的权益。法律既是守法者的“通行证”,也是违法者的“墓志铭”。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始终秉持“依法履职、严格执法”理念,对守法企业坚持“无事不扰”的服务导向,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利剑高悬”的监管态势,以法治力量推动交通运输市场从“劣币驱逐良币”向“良法善治”转型,切实将“执法为民”的理念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二、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成功案例

  潜江市全域公交落地后,乡镇道路运输市场非法营运问题仍未得到根治。特别是张金镇至城区线路,非法营运“黑车”屡禁不止,成为交通运输执法的难点。过去十年间,当地群众主要依靠班线客车、公交车或巡游出租车出行。但班线客车运行线路与时间固定,巡游出租车费用偏高,难以满足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随着出行需求缺口不断扩大,有组织的非法客运经营者逐渐在张金至城区线路滋生。这些非法营运车辆隐蔽性强,不仅增加了执法难度,还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扰乱运输市场秩序,破坏营商环境。

  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主动担当,多次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探索出“高压打击 + 政策引导”的治理模式,推动非法营运经营者思想转变,促成其与潜江市环宇运输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实现客运市场健康发展。经过2 - 3年持续努力,该线路非法营运经营者全部退出市场,并以不同身份融入正规运输企业,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合法出行服务,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客运经营与行业监管新模式。

  (一)主要做法

  自2021年起,针对乡镇至城区线路非法营运突出问题,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以张金镇为试点,通过高压打击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整治“黑车”乱象。

  1.以疏促和,柔性引导转型。执法过程中,一方面严格依照法规对非法营运行为进行查处;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与政策解读,采取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向“黑车”司机宣传正规化经营的优势,分析非法营运的安全隐患与经济风险。通过说理式执法,引导司机考取从业资格证,转型从事出租车、网约车等正规营运工作。同时,注重争取群众支持,将乘客教育作为重点工作,耐心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做好乘客安抚与接驳转运服务,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乘坐“黑车”。

  2.以导促合,搭建合作桥梁。全域公交化改革后,潜江市环宇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面临客源不足的困境。执法人员发现,部分“黑车”司机虽掌握客源信息,但缺乏正规营运渠道,而正规运输企业却苦于客源短缺。为打破这一局面,执法支队在查处非法营运时,主动延伸服务,询问司机转型意愿,建立意向司机数据库。通过结对帮扶、全程指导,协助司机办理从业资格证,并联合道运中心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司机驾驶技能与服务水平。通过牵线搭桥,促成“黑车”司机与正规运输企业合作,既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又帮助非法营运司机实现就业转型,实现双赢。

  3.疏堵结合,巩固治理成效。一是强化执法巡查。针对非法营运车辆流动性强、活动隐蔽的特点,在火车站、公交换乘点等重点区域开展定点值守与错时执法,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扩大巡查范围,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二是深化联合执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从源头收集非法营运证据,破解执法取证难题,提升执法效率。三是发动社会监督。鼓励群众与出租车从业人员举报“黑车”线索,对非法营运行为进行高效打击。对屡教不改的非法营运车辆,依法从严处罚,形成有力震慑。

  (二)转型运行情况与效果

  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实施疏堵结合、服务引导的治理策略,成功攻克长期困扰的非法营运“黑车”难题,实现执法效能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为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

  1.市场秩序实现规范化跃升

  通过构建“打击 + 疏导”双轮驱动机制,潜江市客运市场秩序得到根本性改善。执法部门一方面大力发展定制客运与公共交通,推出点对点运输服务,从源头压缩非法营运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依托12345政务热线、12328交通服务专线搭建全民监督网络,并联合公安交警开展专项整治。数据显示,非法营运车辆数量呈断崖式下降:2020年长期活跃于城区至乡镇的非法营运车辆达200余辆,至2023年锐减至20辆以下。同时,定制客运运力持续扩容,有效填补个性化出行缺口。执法力度的持续强化显著提高违法成本,2021 - 2023年累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46台次,部分违规者一年内受罚达3次,行业恶性竞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正规客运企业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为群众构建起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务体系。

  2.从业者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黑车”司机通过规范化转型,实现职业价值与收入水平的双重跨越。市场调研表明,非法营运虽存在短期利润空间(月均收入5000 - 6000元),但因缺乏制度保障,收入波动大且风险高。转型为定制客运从业者后,司机依托正规平台实现收入稳定增长,月均收入提升至7000 - 8000元,客源丰富者更可达9000元。在实际案例中,大量原非法营运人员主动加入潜江市环宇运输有限公司,从事司机、运营管理等岗位,推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运营车辆从4辆增至16辆,年营业额由2021年的130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300余万元,单车创收能力提升超一倍。从业者普遍反馈,规范化运营不仅带来经济收益增长,更显著增强职业安全感与社会认同感。

  3.群众获得感获得实质性提升

  执法部门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将服务质量提升作为核心目标。通过12328交通服务专线实时监测客运服务动态,建立“诉求受理 - 快速响应 - 闭环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出行难题。随着非法营运现象的消除,群众出行安全系数大幅提高,对正规客运服务的认可度持续攀升。这种“有温度的执法”有效增进了政府与群众的互信,营造出理解、支持执法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力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4.法治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市场主体与群众法治意识显著增强,从业者主动遵守行业规范,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营运,形成“政府严监管、企业守规矩、群众共参与”的法治共建格局,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持久动力,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创新亮点

  1.刚柔并济的执法模式创新

  突破传统“单一打击”的执法思维,构建“刚性查处 + 柔性引导”双轨机制。在依法严惩非法营运行为的同时,采用“点对点、面对面”的说理式执法,向违法当事人深度剖析安全隐患与经济风险,以法理情交融的方式引导其主动转型。这种刚柔并济的方式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彰显执法温度,有效化解执法矛盾,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全链条转型帮扶体系构建

  创新建立“黑车”司机转型服务机制,通过动态管理意向名录库,为转型司机提供“一站式”帮扶服务。从协助考取从业资格证、组织专项技能培训,到精准对接就业岗位,形成覆盖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就业安置的全链条服务闭环。该机制从源头上消除非法营运生存土壤,真正实现执法监管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

  3.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新路径

  针对客运市场长期存在的信息壁垒问题,执法支队主动充当“桥梁纽带”,通过整合企业运力需求与司机客源优势,推动供需两端精准对接。这一举措不仅帮助正规客运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也为非法营运司机开辟了合法就业渠道,实现市场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行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4.多元协同共治格局突破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立体化治理体系。一方面深化与属地政府、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破解执法取证难题;另一方面通过有奖举报、普法宣传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人人监督、全民共治”的社会氛围,显著提升执法效率与治理效能。

  潜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将以张金镇治理经验为样板,全面推广创新执法模式,持续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吸引更多非法营运从业者主动合规转型,切实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支队长李龙强调,支队将始终秉持“服务优先”理念,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在执法实践中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社会认可度。

  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基石,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交通运输执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一环,始终以“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为根本遵循,通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实践,持续优化市场秩序,护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