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鲁苏两省三市联合执法协作 打造跨区域交通运输执法新样本

2025-07-01 14:12:21
申报单位:郯城县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一、案例简介

  郯城县是山东南大门、齐鲁之通衢,东、南、西侧分别与江苏省东海县、新沂市、邳州市三地交界,是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咽喉”要地。为维护鲁南苏北地区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公路运行安全,郯城县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合执法新样板,联合江苏新沂、邳州、东海交通运输部门开展“长三角地区”与“黄河流域”鲁苏省际公路跨区域执法协作试点工作,2024年以来(最新数据),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2次,查处立案86件、结案率100%。2025年5月,成功承办淮海经济区五市(临沂、枣庄、日照、徐州、连云港)治超联合执法工作推进会暨开展集中行动并作典型发言。


五市治超联合执法工作推进会

  二、创新亮点

  (一)党建引领,创新跨省党务共建机制。促进区域间党组织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以党务工作为抓手,强互联、强互鉴。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联创联建营氛围。联合两省三市交通运输部门8个支部、涉及200余名党员开展联创联建活动,共同召开党建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同上党课、互学经验。二是党性教育“强推力”,互学互鉴求落实。围绕“抓规范、促协作、见成效”,加强跨省交流联动,每季度组织1次党性教育活动,以汇报交流方式学习党建理论、探讨工作,推动执法党建工作做深做实、跨区域执法思想互通互融。三是党员先锋“创活力”,进企入户宣良策。凝聚毗邻地域党员合力,成立一支由两省四县市共同组建的党员先锋队,开展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将法规政策、安全生产、诉求途径进行告知、宣传,累计服务道路运输企业46家、从业人员300余人。

  (二)建章立制,创新跨省交流学习机制。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地区间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实现队伍执法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健全协作执法素质能力共建机制。常态化开展跨省联合培训与座谈交流活动,已累计举办联合培训15期,培训执法人员 300余人次;开展座谈交流20次,收集并解决执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45个,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完善执法协作常态化磋商机制。每月召开1次两省三市跨区域执法轮席磋商会议,重点协调部署联勤联动、跨区域执法案件办理、专项执法行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研究解决具体执法案件中涉及的案件管辖、法律适用、处罚标准、程序衔接等问题,截至2025年5月,共召开会议3次,解决问题6个。三是积极探索跨省信用修复协同机制。与毗邻江苏新沂、邳州、东海交通运输部门,针对交通运输企业异地行政处罚多、信用信息修复及时率低等问题,探索跨省修复协同机制,建立“零见面”协同工作群,实现信息互通,使异地车辆在本地即可完成信用修复。

  联合整治 合力攻坚

  严宽相济,创新“铁面督导+温情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确保政策法规高效执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完善调解机制,发挥联合力量。由两省三市优秀办案人员组成“跨省移动调解委员会”,集中处理群众执法工作相关上访意见建议。涉及跨区域的投诉举报,实行首问负责制,由第一个接到投诉的单位牵头进行问题核实处理,并及时回复举报人。常态化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查纠整改,对于排查发现的区域普遍性问题,联合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协同整改、系统解决。二是强化科技执法,织密监测网络。加速“科技治超”的应用,布局非现场执法检测网络,6月底前全县7处站点将全部投入使用,形成两省四县市治超信息一张网,构建起“全域感知、精准溯源”的科技治超网络。今年以来已精准锁定违法违规车辆275台,实现“数据跑腿、效能倍增”。三是建设“司机之家”,创新温情服务。注重人性化服务,深入了解货车司机职业环境,在两省交界处创新设立卡车“司机之家”2处,为司机提供加水、如厕、常备应急药品、临时休息等7项基础服务,得到过往司机一致好评。

  数字赋能 科技治超

  三、社会成效

  (一)提升了治理效能。通过跨区域联合执法,实现了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执法效率显著提高。联合执法行动对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公路设施损坏率大幅下降,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0%,有效保障了鲁南苏北地区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公路运行安全。同时,科技赋能执法机制的应用,让执法更加精准高效,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

  联合执法 维护路产路权

  (二)优化了营商环境。“铁面督导 + 温情服务” 工作机制的实施,既保障了执法的公正性,又为企业提供了人性化服务。规范公正执法避免了企业因执法不规范而产生的不合理负担,“跨省移动调解委员会” 及时处理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司机之家” 的建设为运输从业者提供便利,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企业和从业者对区域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和投资,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司机之家 服务为民

  (三)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党建引领下的跨省党务共建、建章立制推动的跨省交流学习,增进了区域间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区域内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理标准的统一,消除了执法差异带来的障碍,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跨区域联合执法协作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为 “长三角地区” 与 “黄河流域” 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样板,推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了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