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精准执法,破获"百吨王"严重违法超限运输案

“武某违法超限运输擅自行驶公路”典型案例

2025-07-01 15:00:29
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七支队
投上一票  

  广西交通运输执法局第七支队通过"科技赋能+精准执法"创新执法模式,成功查处一起"百吨王"严重超限运输案件。执法人员依托科技数据信息协同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ETC卡口、"货车定位"小程序及交通执法系统等科技手段,经过连续6天的轨迹追踪和数据分析,最终在平果铝收费站精准拦截违法车辆。该案充分展现了智慧执法系统在超限治理中的实战成效,通过动态监测、精准布控和快速响应,实现了从被动执法到主动出击的转变,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提供了示范案例。

  案例简介

  2025年4月10日05时许,自治区交通运输执法局第七支队第一大队(以下简称为第七支队一大队)接广西坛百监控客服举报,称有辆六轴货车未经过称重检测,并通过遮挡车牌使用小型客车OBU进行识别后从G80广昆高速平果铝收费站驶入高速,存在安全隐患。当日上午,第七支队一大队联系坛百公司稽查大队进行工作会商,并通过主线ETC卡口监控对这辆冲卡车辆进行辨识,成功获取其真实车牌,车牌为:豫HTXXXX,第七支队一大队立即使用微信小程序“货车定位”和广西交通综合执法系统普货轨迹查询对这辆货车进行跟踪查询,发现这辆货车已将GPS系统关闭,虽然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跟踪查处,但已将其列为重点监控车辆。

  2025年4月15日下午,第七支队一大队执法人员利用广西交通综合执法系统高速通行记录查询模块对车辆进行查询时发现,豫HTxxxx货车于当日12时在G80广昆高速祥周收费站套取空车称重信息后,经324国道往天等方向装货,第七支队一大队立即联系辖区交警大队和坛百公司稽查大队进行工作会商,分析其行驶轨迹及冲卡的方式分析研判,并通过执法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2025年4月16日02时00分,第七支队一大队执法人员进行微信小程序“货车定位”查询,这辆车已从天等往平果方向行驶,大队立即组织人员联合辖区交警大队和坛百公司稽查大队,前往G80广昆高速平果、平果铝收费站进行布控,于2025年4月16日04时50分在G80广昆高速平果铝收费站外广场将计划通过冲卡强行上高速的豫HTXXXX货车进行拦截查处,经称重检测,武某驾驶的豫HTXXXX,豫H3MXX挂重型半挂牵引车运输铝矿,车货总重为车货总重 115.54吨;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该车型车货总重限值 49吨,超限运输66.54吨,超限率为135.80%,当事人的行为构成违法超限运输行驶公路,车辆总重超过百吨属于国家重点打击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严重超限。随后第七支队一大队执法人员将违法超限运输车辆引导至平果市政府指定停车场,并就其违法超限运输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经调查,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七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桂交规〔2023〕1号)的规定。第七支队一大队将案件提交至第七支队法制科进行了法制审核,由第七支队领导班子组织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经讨论于2025年4月17日向当事人武某作出罚款人民币叁万元整(¥30000),并卸载超限部分货物66.54吨消除其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涉及的其他交通违法行为已移交交警部门进行查处。

  二、案件照片


利用执法系统对车辆轨迹进行查询

  执法人员现场勘验

  三、创新亮点

  本案在治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尤其是查处“百吨王”运输车辆工作中,有以下创新亮点:

  一是“一路多方”协同合作。第七支队交通执法大队与辖区交警、坛百公司稽查大队建立紧密的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协同作战。在发现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后,多方迅速响应,根据车辆实时位置和行驶轨迹,快速布控拦截,实现精准打击,大幅提升了执法效能。

  二是科技融合创新。充分整合辖区坛百高速运营企业龙门架监控系统、手机微信小程序“货车定位”及广西交通执法系统中的普货轨迹查询功能,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车辆动态监测网络。这种多系统融合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执法中信息获取的局限性,能够对入口异常货车车辆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车辆存在违法超限超载迹象,系统立即预警,执法人员可以迅速响应,实现对违法车辆的高效查处。

  三是精准执法与动态监管。通过对多源数据的分析,执法部门能够精准把握“百吨王”等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的出行规律,包括行驶路线、运输时间等关键信息。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执法部门可以灵活调整执法策略,在重点路段、关键时段进行针对性布控,实现从“被动执法”向“主动出击”的转变。同时,对违法车辆进行动态追踪,无论其如何变换路线试图逃避检查,都能在动态监管中无所遁形,确保执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是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依托科技手段构建的实时监控体系,一旦捕捉到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第七支队能够迅速调度执法人员前往布控查处。这种快速响应机制,极大地压缩了违法车辆的逃窜时间和空间,确保违法行为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制止和处理,有效减少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对道路安全和交通秩序的危害。

  四、社会成效

  一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通过实时监控和及时查处“百吨王”等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大幅降低了因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保障了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道路设施的损坏,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维护了道路的安全畅通。

  二是提升执法效能。科技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精准定位,执法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并前往布控查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执法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使执法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三是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的严厉打击,有效遏制了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的侥幸心理,促使运输行业更加规范有序,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运输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四是提高社会满意度。通过保障道路安全、规范运输市场等,提升了社会公众对交通执法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度,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