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靶向治理

泰兴市构建区域性重点营运车辆运输安全控制网的创新实践

2025-07-02 10:25:00
申报单位:泰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投上一票  

  一、案例简介

  随着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重点营运车辆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泰兴市作为全国化工产业重镇,每日进出辖区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超千辆,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满足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需求。为此,泰兴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多部门,依托交通强国试点契机,建成“区域性重点营运车辆运输安全控制网”系统(以下简称“安全控制网”)。

  该系统以“数据驱动、智能研判、协同共治”为核心理念,覆盖了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追溯三大环节,构建了从风险感知、智能预警到协同处置、执法联动的全链条监管闭环,实现了对重点营运车辆的全天候、全过程、全要素监管。

  运行以来,已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监管方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防控”转变;执法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治理主体从“单一部门”向“多元共治”转变;服务理念从“刚性管理”向“柔性服务”转变。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入选了省级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示范案例,而且已纳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成果,为全国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提供了“泰兴样板”。

  二、创新亮点(一)多源数据智能研判与风险预警机制

  1.多维度数据融合的智能分析模型:“安全控制网”创造性整合了四大类数据源,即交通运输部门的电子运单数据、公安交警部门的卡口抓拍数据、企业车载GPS定位数据以及化工园区电子预约单数据。通过数据清洗、时空对齐和关联分析,实现车辆“入市即追踪、违规秒预警”,日均生成有效预警约58条,误报率低于5%,提升了大数据分析研判能力。

  2.车辆运行异常状态识别算法:该识别算法堪称“千里眼”,能够自动判别并预警推送多种风险情形,包括GPS异常关闭(可能逃避监管)、违停(在非指定区域停车)、闯禁区(进入敏感区域)、无电子运单(涉嫌非法运输)、安全红码(驾驶员或车辆存在严重违规记录)等,大幅提升区域内车辆信息的主动识别能力和违法行为的判别能力。

  (二)虚拟电子围栏与全程跟踪技术

  1.虚拟电子围栏技术:不同于固定地理围栏,该技术基于高德地图浮点精度数据,根据运输许可信息、实时路况和突发事件,智能生成“五指定”(指定路线、停放、加油、装卸、消洗)虚拟围栏,并结合车辆轨迹偏离算法,实现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路线的管控。

  2.OD(Origin-Destination)大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挖掘电子运单数据,分析某时间段内,相同起运地和目的地的危化品车辆数和货物数量,以高精地图为载体,以线路动态走向为表现形式,生成“货物流向热力图”,动态监测市域内危化品运输流量、分布及异常聚集,辅助科学决策。

  (三)“1+3+N”闭环管理与协同共治机制

  1.“1+3+N”闭环管理体系:其中“1”指一级统筹,指挥中心24小时“线上”实时督办,通过指挥调度交通执法大队辖区中队,确保预警1小时内响应,提升应急响应能力;“3”代表三级协同,交通执法大队、交警大队指挥中心与开发区指挥中心三个部门协同监管、分层研判,分类派发任务,提高协同作战能力;“N”涵盖多级落地,交通执法大队辖区中队利用“守护2.0 APP”识别查证车辆信息,将工单处理结果通过“泰管通APP”实时回传,形成闭环,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

  2.园区模块化协同功能:针对化工园区车辆集中、风险高的特点,将园区划分为装卸区、等候区、通行区等模块,通过预约系统实现车辆错峰进出,极大降低了聚集风险。对持有预约单但无电子运单的车辆,纳入开发区管理模块跟踪,可联动企业信用考核,倒逼合规运营。

  (四)“安全码”智能执法与信用监管体系

  1.动态“安全码”机制:将“安全码”功能植入该系统中,动态精准标识车辆风险等级,实现“一车一码、分级预警”,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执法人员通过赋码研判结果,实时定位高风险车辆,通过指挥中心智能派发工单至辖区中队开展定向核查,推动监管由“随机巡查”向“数据驱动”转型。

  2.车路协同试点应用:在重点路段布设路侧智能设备,在10辆危运车辆加装OBU设备,二者实时交互,实现盲区预警、超视距感知、转弯辅助、闯红灯预警等智能网联场景应用,降低事故风险,为下一步推广智能网联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社会成效(一)安全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安全控制网”实施以来,我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违停次数下降50%,“五必查”核验率提高30%,企业电子运单填报准确率达9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智能化监管手段对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事故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行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企业合规水平显著优化

  “安全控制网”通过“预警-整改-考核”闭环管理机制,显著提升了企业合规管理水平。该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智能识别违规行为并及时预警,促使企业及时整改闭环。运行以来,全面接入全市18家危化品承运企业、209家装卸企业的运营数据,园区违规入园率同比下降65%,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大幅增强,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规范,实现安全与效益双提升。

  (三)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安全控制网”的建设推动了泰兴市交通运输监管领域的深层次变革。在执法模式上,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执法”的转型,这种“非现场+移动执法”相结合的模式,既提高了执法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干预,使执法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在部门协同方面,该系统打破了传统条块分割的局限,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通过统一平台共享数据、协同处置,开展执法联勤132次,查处违规车辆217辆,形成“数据共享、预警共治、执法联动”的工作机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