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织密天网,部门协同聚合亮剑
萍乡市非法营运治理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一、案情介绍
非法营运治理一直以来是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净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难题。为了有效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有效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部门、公安交管部门等部门长期以来致力于破解非法营运治理难题。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加上支付方式数字化的广泛普及,“非法营运”呈现出新特征,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大的危害性。在新形势下,打击非法营运要取得实质效果,就需要在创新执法检查方式、实施协同监管、实现社会共治等方面取得效果突破,依法从严惩处非法营运行为,最大程度遏制非法营运的生存空间。
2025年春运开始,萍乡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派出专人进驻萍乡公安交警指挥中心,与公安交警一起通过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对“疑似非法营运客车”进行研判。1月22日10时15分,平台发出预警,发现一辆“高度疑似黑车”的红色小型客车在从萍乡武功山景区向萍乡主城区的道路上载客运行,执法研判人员立即对其运行轨迹进行严密追踪,双方同时指令交通运输执法与公安交警铁骑在必经道路上进行路面布控,并选择合适路段依规范进行了停车检查。检查中发现乘客7人,驾驶员1人,该车行驶证核定载客为7人,超员1人。经检查,公安交警当场认定周某的超员载客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驾驶员作出了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经现场询问乘客和驾驶员,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初步认定驾驶员周某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从事了“非法营运”,现场依规范进行了证据收集,当场依法对车辆进行了暂扣,并对驾驶员在执法大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执法调查。经进一步的取证,执法人员认定驾驶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属于“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违法情形,依照《江西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2024年版)》的相关内容,遵循交通运输执法程序规定,以交通运输局的名义对驾驶员周某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二、创新亮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为推进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安全协同监管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道路旅客运输非法违规运营精准协同治理的要求,萍乡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进一步完善打击道路客运非法营运行为联勤联动长效机制”上与公安部门进一步深化执法协同,创新完善执法方式。2025年春运开始,萍乡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与萍乡市交通警察支队、萍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进一步深化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对道路客运市场“打非治违”全面开展大数据精准识别以及部门协同精准执法。交通运输执法支队派员进驻公安交警交通指挥中心,协同精准研判并精准查缉,对发现的道路客运非法违规行为由交通运输执法进行处罚,对发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由公安交管进行处罚,对发生的社会治安违法行为由公安治安进行处置与处罚。
在这次执法协同案件中,主要体现了四个创新亮点。亮点(一)做到了信息共享。“疑似非法营运客车”来自于交通运输和公安交管在各自的日常执法活动发现的数据,两个部门相互推送信息,统一录入指挥平台,使“黑车”无处遁形;亮点(二)做到了精准研判识别。平台一旦预警,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对车辆运输活动以及运行轨迹进行分析研判,作出“非法营运”的初步确认;亮点(三)做到了精准拦截检查。公安交管充分发挥其路面监控和路面警力优势,交警拦停,交通跟进,各司其职,相互协作,迅速完成执法证据的现场收集,对运输活动的性质进行现场精准确认;亮点(四)做到了协同监管。打击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在于交通运输客运市场秩序的维护,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而交警部门主要在于针对非法营运中容易发生的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一案双罚”,不是简单的部门叠加处罚,而是部门协作形成“双管齐下、依法严惩”的执法方式,彰显了法律法规的权威,对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大的执法威慑,最大程度消除了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三、社会成效
(一)实现交通资源的共享,节约了社会治理成本。公安部门的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是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专业性平台。作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交通运输部门完全可以按照我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的规定得到“黑车”运行数据的共享支持。在“交通+交警”的执法协同中,交警部门有着丰富的信息化装备和路面警力优势,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有着丰富行业管理数据以及可靠的执法力量,这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了执法由单一部门独立开展向多部门协同联动转变,节约了行政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
(二)信息化监管在非法营运治理中的运用是社会治理方式的科学优化。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是数字经济的时代。如果打击非法营运还继续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很难解决“检查难、取证难、查扣难”的问题,形成不了“精准高效、靶向治理”的非法营运治理格局。“科技助力、精准排查”的信息化监管实现了非法营运治理由线下巡查式向线上线下精准化查控的转变。
(三)最大程度消除非法营运危害,维护了正常的道路客运市场秩序。非法营运危害很大,主要集中的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乘客合法权益无保障、损害合法客运经营者利益、破坏城市文明形象,等等。随着萍乡武功山风景区旅游经济发展,“黑车”现象增加。“黑车”宰客等违法或不文明行为曾多次产生旅游舆情事件,严重破坏着武功山的旅游文明形象。2025年春运以来,萍乡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化与交警等部门的“打非治违”执法协同,持续保持高效执法态势,全力保障旅客安全便捷舒心出行。在“五一”前夕,为切实集中整治萍乡高铁站、火车站、武功山景区以及沿线道路客运和旅游产业链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由交通运输执法牵头联合公安交警、公安治安、市场监管、文化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开展了“雷霆护旅”执法专项行动。行动中,指挥中心执法人员精准研判“黑车”动态、精准发出布控指令,路面执法人员进行迅速拦截、检查、取证,同时对车辆予以依法处置。行动中,单日集中重点检查17辆“带客”进商超消费的巡游出租车,依法暂扣非法违规运营车辆17辆,整治成效显著。目前,萍乡市道路客运“打非治违”已经建立起大数据精准协同执法的长效机制,向社会传递了依法治交的强烈信号,产生了良好社会评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