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注销逃避处罚 信息互通堵塞漏洞
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案
一、案例背景
随着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企业注册、变更、注销登记等日益便捷快速的同时,也给了一些问题企业恶意“注销换壳”、逃避行政处罚责任的可乘之机。这不仅破坏了商事主体退出市场机制,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行政执法公信力,同时也造成国家非税收入流失,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领域实践中,如何对症施策、堵塞漏洞,依法惩治和有效预防恶意注销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是当前亟需解决,也是执法工作实践中的焦点、难点问题。
二、案例简介
2023年12月20日11时25分,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对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经检查,发现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获批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考核合格,未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2024年1月24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依法向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对该处罚有异议,向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提交了听证申请,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依当事人申请定于2024年2月21日举行听证会。2024年2月18日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向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提交了延期听证的申请,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依当事人申请于2024年3月12日举行听证会。
2024年3月8日,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向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提交了青岛市李沧区行政审批局的注销《登记通知书》,并陈述申辩其公司已于2024年2月28日按照审批程序注销登记,不再接受该行政处罚。
2024年3月26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第三款“正在被立案调查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市场主体不得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的规定,向李沧区行政审批局发送了《关于商请撤销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注销企业登记的函》,商请恢复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的市场主体资格。
2024年3月27日,李沧区行政审批局将案件线索移交给行业主管部门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请对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注销过程中是否存在恶意隐瞒真实情况等情形应当撤销“注销登记”的情况予以核查。
2024年4月17日,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核查,认定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在简易注销过程中存在隐瞒真实情况的情形。2024年7月15日,李沧区行政审批局依法作出撤销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注销企业登记决定,并向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送达《关于撤销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注销登记的复函》。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复函,对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按照行政处罚流程继续实施行政处罚,2024年10月22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另参照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教育培训类-编号86,裁量档次“2”的基准,对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作出罚款捌万元的行政处罚。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于2024年12月8日向该公司公告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该公司一直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责任义务,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依法对该公司进行催告,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创新亮点
本案具有较强的借鉴和示范作用。一是,本案系全市交通运输领域在执法实践中,首例对恶意注销逃避处罚的企业,及时与审批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信息互通、协同联动,成功的对恶意注销登记的企业恢复了市场主体资格,从而严厉打击了企业逃避行政处罚责任的不良行为,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维护了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起到了“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良好效果。二是,该案也警示执法人员不但需要加强对本行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掌握,更需要拓展对其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学习研究,化解不同行业之间矛盾和冲突,并有效实施行政处罚,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四、社会成效
类似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通过恶意注销来逃避行政处罚的情况在各执法领域时有发生。一方面,个别企业借“放管服”改革之便,恶意利用注销登记“金蝉脱壳”,逃避行政处罚,这既是对法律权威的藐视,同时又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另一方面,此类案件也反映出有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存在漏洞,给了问题企业可乘之机,造成行政处罚无法执行到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此次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李沧区行政审批局和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信息互通,加强协同联动,有效堵塞了“恶意注销”的漏洞,依法撤销青岛某某物流有限公司的注销登记,系全市交通运输领域首次打击问题企业恶意注销行为的成功典型,不仅对违法企业形成了有力震慑,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也为今后执法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