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执法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高速公路通行费偷逃治理的探索与成效

许昌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典型案例

2025-07-02 11:13:03
申报单位:许昌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投上一票  

  一、案例简介

  在2025年4月18日21时这个平常的夜晚,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漯分公司的实时监测系统突然发出警报,车牌号为皖KZXX号的重型半挂牵引车进入了工作人员的视线,被判定存在偷逃通行费嫌疑。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不仅损害了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公平的交通出行秩序,影响着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许昌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王辉、王迪等接到线索后,立即响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迅速展开行政检查工作。

  执法人员通过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系统进行深入核查,揭开了这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偷逃通行费的“面纱”。原来,该车辆当日从郑州XX站驶入高速公路,在XX站驶出时,采用了一种较为隐蔽的手段——利用非法获取的预存通行卡,以“跑长买短”的方式故意少缴纳高速通行费245元 。这种行为是对高速公路收费规则的公然违背,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应尽的缴费义务。

  执法人员随即对涉案车辆进行现场核查,发现车辆登记所有人为XX市东南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及车辆相关证照齐全,但这并不能成为其违法行为的“挡箭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当即制作现场笔录,详细记录现场情况;调取收费数据记录,获取准确的证据资料;核验相关证件,确认车辆及所属公司的基本信息;并拍摄现场照片,全方位、多维度地固定违法证据,确保整个执法过程严谨、规范、合法。

  鉴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罚款金额735元符合《行政处罚法》简易程序适用条件,执法人员依据《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相关规定,向当事人告知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及陈述申辩权。在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后,执法人员参照《河南省公路路政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该行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判,认定其属轻微违法,当场作出罚款735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决定书,整个执法过程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做到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二、创新亮点

  (一)执法层面:科技赋能与规范执法深度融合

  在现代社会,科技已成为提升执法效能的关键力量。许昌市交通运输局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协同开展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借助收费数据系统对海量的通行记录进行筛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精准识别出异常通行记录,实现了对偷逃通行费违法行为的精准定位。这种执法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被动执法模式,使执法部门能够主动出击,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准确性,彰显了执法部门主动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的创新能力。

  在执法过程中,许昌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现场证据的收集,到对当事人权利的告知,再到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依法进行。通过多维度固定证据,确保案件证据链完整、充分,为后续的行政处罚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依据裁量权基准合理判定违法程度,既保证了执法的刚性,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又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践行过罚相当原则,避免处罚过重或过轻,创新执法方式,平衡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实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机统一。

  (二)监管层面:协同监管与责任约束机制创新

  此次偷逃通行费事件暴露出运输行业在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促使行业监管模式进行创新。监管部门深刻意识到,强化对运输企业主体责任的约束至关重要。运输企业作为车辆运营的主体,对驾驶员的行为负有管理责任。监管部门通过定期检查、信用惩戒等方式,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完善内部合规机制,建立健全驾驶员管理制度,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偷逃通行费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与执法部门构建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通。通过建立“发现—核查—处置”闭环监管链条,实现了对偷逃通行费行为的全流程监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执法部门,执法部门迅速进行核查和处置,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对偷逃行为的监管效率,有效遏制了偷逃通行费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制度层面:规则细化与技术升级协同推进

  随着高速公路行业的不断发展,现行制度与技术之间存在适配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规则和技术两方面进行创新。在规则方面,进一步细化《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实施细则,明确通行卡管理责任,对通行卡的发放、使用、回收等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并增设追溯条款,对违反通行卡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溯,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约束力。

  在技术方面,推动技术升级,引入车牌识别、ETC全流程核验等先进技术。车牌识别技术能够准确识别车辆身份信息,防止车辆套用他人通行卡;ETC全流程核验技术可以对车辆的通行路径进行精准记录和核算,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漏洞。此外,积极探索跨区域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将偷逃通行费违法行为纳入信用体系,对违法者进行跨区域的信用惩戒,使其在多个领域受到限制,增加违法成本,实现制度与技术的协同创新,为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征收提供坚实的制度和技术保障。

  三、社会成效

  此次对高速公路通行费偷逃行为的治理,在社会层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执法部门精准高效的执法行动,向社会传递出打击偷逃通行费违法行为的坚定决心,形成了有力的法律震慑。这种震慑作用不仅针对违法者,更对广大公众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增强了公众的守法意识,使人们认识到偷逃通行费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自觉遵守高速公路收费规定,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行业监管责任的压实,促使运输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驾驶员行为。运输企业纷纷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驾驶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定期开展法律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驾驶员的整体素质。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偷逃通行费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也提升了行业整体运营的规范性和诚信度,促进了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制度与技术的优化完善,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有序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公平的通行环境能够保障公路运营秩序,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正常征收,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良好的通行环境也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高效流转,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高速公路行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