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驱动执法效能

临平区交通运输局“党建+执法”融合实践

2025-07-02 14:49:05
申报单位:杭州市临平区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在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既迎来全新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党建作为引领一切工作的“红色引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新形势,杭州市临平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将党建工作与交通执法业务深度融合,以“红临交通 铁军先锋”党建品牌为核心驱动力,凝聚队伍力量,提升工作效能,力求在服务群众、规范管理、化解矛盾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让党的旗帜在交通执法一线高高飘扬。

  一、案例简介

  杭州市临平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负责临平区8个镇、街道共计280平方公里内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和行业动态监管工作,有注册道路运输及相关经营业户2300余家,企业所属营运车辆5000辆,辖区执法监管热点难点集中,责任重大。面对辖区复杂艰巨的执法监管任务和行业群体的发展难题与合理需求,临平执法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护航高质量交通运输发展为目标,着力搭建“135”党建矩阵,围绕“红临交通 铁军先锋”党建品牌,锚定“优服务、强管理、促化解”三大核心任务,深入开展“五力”提升行动,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交通执法铁军,为区域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党建品牌:以“红临交通 铁军先锋”为鲜明旗帜,通过党建品牌的引领,统一全体执法队员的思想,凝聚团队共识,让每一位队员都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追求,将对党忠诚、执法为民的理念深植于心。

  三个核心任务:优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服务群众贯穿交通执法全过程;强管理,着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交通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化解,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交通运输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行业和谐稳定。这三个核心任务是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重点方向,也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五个具体行动:围绕核心任务,开展涵盖聚合力、执行力、创造力、亲和力、影响力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从强化党建引领、提升队伍素质、创新执法方式、优化服务举措、化解矛盾纠纷等多个维度发力,将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其中,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格局,推动“党建+交通执法”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创新亮点

  (一)品牌建设,提升党建统领聚合力

  成立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党支部,以“红临交通、铁军先锋”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与行业监管、路面稽查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交通执法的工作优势,提升执法效能。着力争创枫桥式基层执法站所,结合辖区属地中队管理特点,在直属中队、塘栖中队打造各具特色的枫桥式基层执法站所,如“临交通临距离”枫桥式基层执法站所品牌。将党建工作延伸至基层执法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让群众感受交通执法的温度。

  (二)思想引领,强化执法铁军执行力

  把党员学习教育作为品牌创建的重要内容,通过“三会一课”、“执法为民”专题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选树“党员先锋岗”、打造交通红色阵地等活动,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通过队列训练、新入职队员一对一传帮带、常态化岗位练兵等活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交通执法队伍。同时,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等制度,加强对执法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执法公正、规范。

  (三)科技赋能,增强交通执法创造力

  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结合现行的内联外合治理模式,针对违法超限运输、两客一危重点行业管理等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利用监控探头、区域围栏、电子围栏等科技手段实现对执法现场的实时监控、执法数据的自动采集和预警,有力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2024年以来办理非现场案件636件。探索数字化在交通执法领域的延伸和应用,结合无人机、智能监控平台等技术手段,研究开发空中动态监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数字化执法档案、大中型无人机中长途执法巡逻等场景,为交通管理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四)服务创新,践行执法为民亲和力

  积极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以教育为主,体现执法的温度和人性化,2024年以来适用首违免罚案件79件。在交通执法服务窗口设立“党员服务岗”,由业务骨干和优秀党员担任,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政策咨询、道路指引、应急救援等便民服务,将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开展行业帮扶指导,定期组织行业监管对象开展“春枫课堂”活动,为企业开展法律法规讨论、政策咨询,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与相关职能部门、社区、运输企业等开展共建,通过培训教学、现场实训等方式开展帮扶指导工作。成立“交通铁军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党员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文明出行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提升交通执法的亲和力。

  (五)矛盾化解,提高行业对象影响力

  提升群众参与度,开展中队长接待日、执法开放日等活动,定期收集意见,加强信访处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强与信访、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群众信访投诉和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维护交通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2024年以来办结各类投诉2618件。加强普法宣传,结合区梅花季、塘栖枇杷节等重要活动期间,对主要道路沿线村社进行普法宣讲,引导人民群众对交通执法工作的认同与支持。推行“说理式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向当事人讲清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整改要求,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时,建立执法回访制度,对已处理的疑难或重大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对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大件运输双向联系人制度,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交通执法在行业对象中的影响力,2024年以来共完成跨省、市三类大件运输现场核查1326起,一次性通过率达98.7%。

  三、社会成效

  (一)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通过找准党建工作与交通执法业务的结合点,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引导党员在执法工作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同时,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交通执法业务的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二)队伍凝聚力显著增强

  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激发执法队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形成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冲锋在前,全体队员积极响应,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执法制度和强化科技执法手段,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行业形象明显改善

  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党建品牌成为展示交通执法队伍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结合群众需求和交通执法工作实际,建立完善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服务项目,如开展关爱困难运输从业人员等活动,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涵,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节前检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